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很多专业人士,尤其是作家,都对《金瓶梅》推崇备至。
跟它同时代的明代文人袁宏道只看了一段,就赶紧给好朋友董其昌写信说:《金瓶梅》写得太好了,云霞满纸,比汉代的名赋《七发》写得还好。
鲁迅也说过:《金瓶梅》写尽了人情和世事,那时候的小说没有比它写得更好的了。还有人说,《金瓶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地位堪比西方小说史上的《堂吉诃德》。
然而,虽然《金瓶梅》和四大名著一样有名,真正读完它的人其实并不多,这当然跟它写色情的坏名声有关。不过一般人读不完,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它不好读,甚至会觉得它写得很啰嗦。
《金瓶梅》的超前不只是叙事技巧上,它也在中国文学上第一次写了一个变革中的商业社会。
今天的解读,带你从人物、思想和写法三个方面理解《金瓶梅》。首先,理解了西门庆这个人物,你就理解了《金瓶梅》写的到底是什么。其次,理解了它背后的思想,你就会明白《金瓶梅》为什么要赤裸地描写人的欲望。第三,理解了它独特的写法,你就懂了《金瓶梅》为什么是开创性的,为什么是中国文学的高峰,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金瓶梅》的主线,就是西门庆的发家史。小说开始的时候,西门庆只是一个有几间铺子的普通商人,到了中后期,他已经成了大宋山东清河县最有钱、最有权的人他积累财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做生意,二是跟有钱的寡妇结婚。挣来的钱,他除了为扩大生意行贿、买官、搞投资,剩下的都用来享乐挥霍了。
这样一个人物,出现在今天的小说或者电影里没什么稀奇,但是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
站在传统的主流道德立场上看,很多人会觉得西门庆放荡、奸恶,是个彻头彻尾的坏人,这当然也没什么不对。
想要读懂《金瓶梅》,首先要给西门庆一个合理的定位,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传统社会中的“经济型人格”。
西门庆“生意上精明,生活上天真”的态度,是他必须采取的一种生存策略:生活上天真,才能把妻妾、仆人、帮闲、妓女都笼络在身边,维持好社会关系网络;生意上精明,是为了挣更多钱,这样才能扩大社会关系网络。这个社会关系网络是《金瓶梅》的一个核心,一切故事都发生在这张复杂纠缠的网里面。
西门庆这种“经济型人格”很独特,正是因为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跟我们一般印象中的传统社会很不一样。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概括是“差序格局”。
整个社会是基于血缘形成的一种同心圆结构,每个人都应该在各个圆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而《金瓶梅》的世界与此完全不同。西门庆家大业大,但是他和妻妾、仆从几乎没有血缘关系,他既没有父母,也没有兄弟,唯一的女儿很少出场,倒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婿成了书里的重要人物。
小说好像是有意割断了传统社会里最重要血缘,让西门庆孤身一人面对这个社会,构建自己全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小说就是有意要颠覆传统的“差序格局”,用西门庆来编织一种全新的社会里全新的关系网络。在这个社会关系网络里,钱就是让一切运转的动力。《金瓶梅》里有名有姓的人物一共有多个,几乎是人人皆商,连尼姑造访西门庆家,表面上是来宣讲佛教教义,实际上也是为了向西门庆的妻妾兜售经卷,念的还是生意经。
西门庆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钱,挣钱、花钱、撒钱。
小说的主舞台清河就是这样一个繁华热闹、金钱至上的世界。这个南北交汇的商贸重镇,漕运发达、店铺林立,巨贾豪商、贩夫走卒熙来攘往,妓女戏子招摇过市。
读这部小说,你会觉得作者好像根本不分是非。
因为在伦理秩序失序,道德原则失效的社会里,不加判断才是合理的策略。
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个悖论:欲望和恶流于世间,对社会、人情、伦理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是它又事先被原谅和宽恕了。
这好像是一个逃不出去的困境。确实,《金瓶梅》体现的正是社会变革中的道德困境,和困境中人们在道德上的困惑。
你可能会说,小说只写了困境和困惑,其实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啊。这也是对《金瓶梅》一种普遍的批评。
《金瓶梅》的写法跟我们一般理解的小说不太一样,它不是用故事来推动情节,而是用感觉的对比和变化来推动情节发展。这个技巧还有个专业名词来描述,叫“冷热金针”,是《金瓶梅》开创的一种中国古代小说独有的创作技巧。
小说家有冷热两根线,他拿着一根金针用这两根线编织出了整部小说。
小说就像是一条有花纹的地毯,人物、情节是我们能看到的图案,但编织的方法决定了毯子的肌理。
这里说的冷热,既是感官,也是情绪。
比如热,你可以想象一下春天的温暖,温暖是感官体验,春天也会让人觉得昂扬向上,昂扬向上就是情绪体验。这个观点是明代评点《金瓶梅》的文人张竹坡提出来的,他认为整部《金瓶梅》,不管是总体结构,还是情节布置,都贯彻了“冷热金针”这个方法。
先看总体结构。中国古代小说特别强调开头和结尾要有呼应。怎么呼应呢?《金瓶梅》这部小说是开头热、结尾冷,叫“热起冷结”,就像一年有四季,春天是开始,热闹喧嚣,人声沸腾,是热起,冬天是结束,寂寥破败,死走逃亡,是冷结。
《金瓶梅》的故事,不只是靠人物、故事推动的,更是靠冷热的对比和变化推动的。从横的方面来看,冷热相辅,互为依存;从纵的方面看,冷热相继,互为因果。
通过这种横纵关系,小说里零散、琐碎的情节和各个层次的意思就被细腻的金针编织到了一张冷热交替的大网里。
理解了这一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冷热变化,阴阳相济,符合古人眼中世界运行的本质规律,可以说,小说是把这种规律转化成了一种写作技巧,用非理性的感觉逻辑,代替了理性的故事逻辑。《金瓶梅》正是因为这种写法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金瓶梅原版无删减一函5卷刘心武评点全本金瓶梅词话兰陵笑笑生著横版繁体字台版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购买
希望今天的解读,能成为你读或者重读《金瓶梅》的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