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邱立双方志清河
多年前,在拍摄《振兴从这里起步》时,有几个珍贵的镜头值得回忆。
在当时清河县重点培育的五大产业是羊绒、汽车配件、摩托拉线、硬质合金和耐火材料。鼓励“千军万马闯市场,千家万户奔小康”这一形势下,在产业的起步阶段,多是从生产方式上,仅仅局限在“一把锤子一把钳,每天能挣几十元”那种作坊式的生产,本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精神,把录像片特别是汽车配件如何拍摄成规模化、工厂化、车间化的生产方式,只有这样,专题片宣传出去,才有其竞争力和生命力,真实地记录清河改革开放的初期发展历程。
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清河羊绒产业的带头人庄荣昌,率先成立起了清河羊绒加工厂,我们把这个企业当成了拍摄重点之一拟入镜头,恰好专题片拍摄期间,日本东洋纺丝株式会社的牛尾一二、小柳典之等一行4人,在新疆外贸领导的陪同下,专程来清河,登门与庄荣昌开办的羊绒厂签订常年购货合同,因此,摄制组才留下了这组外商来访的珍贵镜头。
说到这儿,还有一个小插曲。日本客户来清河与庄荣昌合作办厂,领导当成一件大事,并安排我做厂内的筹备接待工作,除了整体环境外,我还把庄荣昌接待室做了一些整理和安排,并联系了清河老乡,在邢台工作的著名书法家马良辰,写了十几幅书法作品,装裱起来,挂到接待室里,受到客商的赞赏,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接待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在专题片录制过程中,得知杨二庄党支部书记李存成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建起村户联营的加工厂,通过生产精梳羊绒,使很多群众受益,我们马不停蹄赶到杨二庄村进行实地采访、录制,真实记录当地老百姓靠勤劳致富,梳绒创业的激情和喜悦。
汽摩配件产业是这次专题片录制的另一个重点,我们摄制组多次深入到企业中去,深入到加工户家中,进行采访录制,逢戈仙庄、王官庄、小屯三个汽车摩托车配件专业市场集日,我们就带着录像设备,去现场录制。
薛俊生是清河县大寨村人,起初是队办胶管厂的一名业务员,后来他在村子里率先搞起了摩托拉线经营,并且与上海金属软管厂合作建起了清河上海金属软管厂,当时的生产规模据说是长江以北的第一家,薛俊生曾经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河北省首届农民企业家”,时任省长岳岐峰曾经给他题词:“小厂办大事,乡镇企业不可小视”。因为业务繁忙,薛俊生整天没个闲时候,为了拍摄薛俊生的软管厂,我们只能想方设法抢抓镜头。
当时,天津轧钢厂使用的传动链条,正是我们清河县大寨农民联办厂薛某所生产的产品,了解到这一线索后,摄制组赶赴天津轧钢厂进行了拍摄。在天津拍摄期间,我们还意外地得知,坐落在天津市的好几座高楼大厦,都是我们清河县戈仙庄公社建筑队队长谢立柱承建的,由于质量优良,曾经受到天津市主要领导的赞扬。得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很振奋,也很自豪,当即决定将这些内容都收录到我们的专题片。
在《振兴从这里起步》专题录像中,有个很显眼的镜头就是城关乡西关村工人身穿白色工作服,在一个生产小车间生产汽车配件。改革开放前后,我曾经多次去过西关村,在城关乡来说,西关村是生产汽车配件起步较早,致富较快的村。因此,在录像中,我把西关村生产汽车配件列为清河西部录像计划中。录制团队虽然事先给西关打了招呼,当我们到达西关村后,仍然需要大家齐动手做一番准备,并在城关乡卫生所,借来6身白色工作服,6名男女社员穿上工作服,真成了名副其实的工人,在不大的四间北房三间相通的农家小院里,还真像个制造汽车配件的小型车间。
说到生产汽车配件有点小名气的西关村,还有个与汽车配件买卖双方差点形成官司的小故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该村就开始生产汽车配件,并向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供货。当时正是“割资本主义尾巴”之时,有一次整顿的整个清河县城一个卖青菜的也没有了。时任清河县委书记兼武装部长的闫鲁良,人所共知地狠抓三点:一是抓绿化(全国绿化先进县),他大讲绿化,就是绿化不仅能净化空气环境,一般每棵树每年还能增收1元钱收入;二是大搞水利和平整土地;三是抓工副业。当时西关村因供长春一汽厂的货质量不合格,长春一汽厂准备把西关村告上法庭,为此一汽来人到西关村进行调查。一看呀!一些汽车配件都是在牲口棚、临时用秸秆搭起的敞篷或门洞内生产出来的。调查人员回厂后向领导汇报情况说:清河西关村那个穷劲,这官司不能打了,打起官司,他们连饭也吃不起,既然是供货的朋友了,我们还得管他们吃饭!
邱立双简介:年4月,邱立双出生在清河县谢炉镇刘双庙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3岁成为当地抗日小交通员,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邱立双历任清河县团县委书记,南宫三合一大县团委副书记,邯郸热电厂汽机分厂党支部书记,清河县县委宣传部长等职。年离休。主要事迹:新中国成立后为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曾任清河县根治海河指挥部指挥长,带领数万民工奔赴海河一线,风餐露宿、栉风沐雨,一干就是十余载……离休后,不忘革命本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自费数十万元举办“抗日战争图片展览”展,20多年来风雨无阻,先后巡回展出余场,行程余公里,观众20万人次。
原标题:《邱老讲故事(一二七):《振兴从这里起步》中的珍贵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