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清河油坊码头,位于河北邢台清河县城东南偏北15公里处的油坊镇。东靠大运河,与山东省夏津县隔河相望。
如今的大运河,早已难现昔日浩荡繁华景象,它一如保存至今的青砖,静静地注视着历史轮回,缓缓地自南向北流走。
京杭大运河,里行程,年兴废,它曾是封建王朝的命脉,却终究在交通方式飞速更迭的年代中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一条大运河流淌的是多少年的时光和记忆,自然,它其中的每一段都有着各自的身前身后事。
在河北邢台市清河县的历史上,经其而过的大运河有两条,其中一条便是如今县境东仍存在的京杭大运河。明代至民国初年,清河油坊镇码头舟来船往,商贾云集,是河北清河、威县、南宫、故城以及山东高唐、夏津、武城等地的商品集散地,被人们誉为“北方的小上海”。
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卫运河畔的大运河油坊码头,是明清时期大运河漕运重要码头,现存码头6个且保存完好,主要有客运码头、百货码头、运粮码头、运盐码头、运煤炭码头等。
墙砖几经修复,已显出沧桑的痕迹。曾几何时这里满河船桅、纤夫盈堤,沿岸纤夫启航的号子声声动十里。小船划向大船,大船靠向码头,游商走贩的吆喝声此起彼应,是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曾经的油坊古镇内店铺林立,并有多家出名的老字号。明清之交,山西人还在油坊镇建起“山西会馆”,会馆内设有戏楼。在大运河的流水声中,清河也迎来了她的黄金年代。“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管相喧阗”便是对其最贴切的描述吧。
一河之隔已是山东地界,如今,运河上建起新桥,旧桥已拆除,站在桥边,可以想见在几千公里的河道上,历朝历代所发生的故事。虽然已不再是交通要道,运河的水仍在默默流淌,运河的风景依然阔人心胸,悦人耳目。
运河边上的木质栈道让这一片水和依水而生的人们更加亲近,走在栈道上,行于水之上,运河唤起人们的遐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立于运河老堤上临风而望,宽阔的河道依然有昔日运河奔腾流淌的影子,平地涌清澜,丹霞映白帆。
文章来源:油坊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