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千古沉冤潘金莲 [复制链接]

1#

在古典小说《水浒传》和《金瓶梅》里,潘金莲是个有名的淫妇。从古自今她一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在人们的印象中潘金莲是一个美丽风流、淫欲放荡、卑鄙无耻、心狠手辣之人。

施耐庵先生在《水浒传》中说潘金莲生于宋哲宗元符元年(公元年),死于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年),河北清河县人,本是城南潘裁缝的女儿,幼时因潘裁缝病死,十几岁时为家境所迫到城东张大户家做丫鬟。三两年后潘金莲女大十八变出落得花枝招展、眉目如画。被张大户看上想纳潘金莲做小老婆,当时潘金莲二十来岁正是妙龄少女,又怎能看上六十多岁的糟老头张大户,所以抵死不从并且找到正房夫人告状,因此惹恼了张大户,这老家伙羞恨之余就出了个损招,他把潘金莲嫁给了本地买炊饼的武大郎,这武大郎不仅家徒四壁、一无所有,纯无产阶级不说更要命的是身材五短、相貌奇丑、当地人看他头脑奇怪形象猥琐就叫他三寸丁、谷树皮。

从武大郎的这些条件看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很难满足潘金莲的。而潘金莲又不甘心自己的一生被武大郎白白糟蹋,因此清河的一些浮浪子弟就常常到武大家里调戏她。那潘金莲本就风流淫荡,每天武大卖炊饼出去后,她就和那些浮浪子弟打情骂俏秋波传情,这帮家伙还常当着武大的面嚷叫“好一块羊肉,倒落在了狗嘴里”。邻居们也都议论纷纷,叫武大丢尽了面子,但他生性本分懦弱没有办法只得搬离清河县,来到山东阳谷县紫石街和潘金莲租房居住,安顿下来以后每日里武大仍旧每日里挑着担子出去沿街叫卖炊饼。

就这样武大和潘金莲过了一阵子安静的日子,一日潘金莲偶遇西门庆,那西门庆是阳谷县一个恶霸,本就风流成性贪婪好色,一见潘金莲娇艳妩媚,轻佻淫荡立即惊为天人,对潘金莲是一见钟情。潘金莲本来就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又正值青春年华按奈不住寂寞之时,正是一个是郎有情另一个是妾有意,西门庆和潘金莲在武大邻居王婆的撮合下,干菜烈火很快就烧到了一起。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人淫乱偷情的丑事不长时间就传得满城风雨,有一个卖梨的孩子名叫郓哥因为被王婆欺负十分气愤,就找武大告发了这桩通奸的丑事,于是武大前去捉奸,不想武大打不过西门庆,反被西门庆踢伤,卧病在床,潘金莲不但不管不顾反而更加肆无忌惮,照旧打扮得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的每日里去王婆家里和西门庆纵欲偷欢。

武大郎警告潘金莲,如果继续不思悔改,等弟弟武松回来,他就把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的丑事告诉武松。武松人称武二郎性情暴烈、武艺高强,曾在景阳冈三拳两脚打死过斑斓猛虎,潘金莲听说武大要向武松告发她和西门庆通奸的事,十分害怕赶紧找西门庆和王婆商量对策,王婆提议一不做二不休只有毒死武大杀人灭口,西门庆家里开药铺的由他提供砒霜,潘金莲借服伺武大郎治病喝药之时,将掺了砒霜的药汤给武大郎服下,最后王婆负责善后工作。就这样可怜的武大郎在这三个人的通力合作之下命丧黄泉。

时间不长,武松公干回来见哥哥无端弃世觉得事出蹊跷,便四处探访。很快武松就知道了武大郎猝死的真相,武松怒不可遏,次日一早便一纸诉状将奸夫淫妇和王婆告上县衙,但那县令因为忌惮西门府势力推说证据不足无法定罪,武松据理力争,反被那县令轰出公堂。那武松本就性如烈火,一怒之下武大灵前刀斩潘金莲,狮子楼上斗杀西门庆,替哥哥武大郎报仇雪恨。

在《金瓶梅》中,前面的部分与《水浒传》大体类似。与《水浒传》不同的是,在王婆的教唆下,她鸩杀亲夫后并未很开被武松杀死,而是被西门庆娶为五房,开始了在西门庆家中与其他女人争宠的“战斗”生涯。而武松去找西门庆报仇因为误杀李皂吏被官府抓走。七年后武松返还,此时西门庆因纵欲过度已然死去,武松替兄报仇杀死淫妇潘金莲。

从施耐庵的《水浒传》到兰陵笑笑生的《金梅瓶》,近千年来,武大郎成了懦弱无能的“绿帽”代表,潘金莲则堪称淫荡狠毒、不守妇道的典型。

可是真正的历史上真正的潘金莲却出生于大户人家,是大家闺秀,温柔贤淑,在贝州清河县(今邢台市清河县)城东北的黄金庄(原名潘家庄),是被武家后人称作“老祖奶奶”潘金莲的家乡。潘金莲并非潘裁缝女儿,而是贝州潘知州的千金小姐,和武大郎恩恩爱爱,白头到老,先后生下四个子女。黄金庄正南不到二公里处公里便是武家村。据武氏族谱记载,武大郎本名武植,自幼崇文尚武,才力超群,少年得志中了进士,之后还到山东阳谷做过知县,且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村上原有一座武大郎墓,武大郎墓上刻有墓志铭:“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现名武家那村)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从上面的墓志铭文来看,武植还是殷商王武丁之后,正经的王族子孙。

那廉洁的武植和名门闺秀潘金莲为何被人诋毁到如此境地呢?原来,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武大郎的交友不慎。武大郎小的时候家境贫困,曾得到一位叫黄堂(也有是王某之说)朋友的资助,后来武植发奋努力考取功名做了县令,而黄堂却名落孙山,又家遭大火,生活艰难,想起幼时好友武植就前来投奔,想让武植帮忙某个差事,不料几个月过去了武植天天好吃好喝伺候,却只字不提帮忙的事儿。他便认为“武植乃是忘恩负义之辈”,一气之下,不辞而别。在回家的路上,他编写了许多谩骂讽刺武植夫妇的小故事、歇后语,见村贴村,逢店贴店,村村说唱,乡乡张贴,谣言惑众,极尽对武植恶意中伤。另外,一个曾被武植惩治过的恶少地痞西门庆的助纣为虐,添枝加叶,于是沿途传遍了有关武大郎的粗俗之词,武大郎清官的形象被毁于一旦。谁知,待他回到家中,武大郎早已派人送来了银钱,帮他修房盖屋,置买良田。其实,当时武大郎由于公务在身便没有过多提及帮助黄堂之事,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这位朋友,已经派人为黄堂修建房屋供其居住,只是这一切黄堂在当时并不知情,于是才对老朋友做出了如此荒唐之事。这时,他才发现武大郎决非知恩不报,而是不搞以权谋私。他发疯似地往回走,把他贴的便条撕碎了,但现在后悔已经太迟了。它们就像泼出来的水,再也收集不到了,再加上像这样的淫乐事传的更是邪乎,大家都是图一乐,谁在乎真假。后来施耐庵在创作水浒传时恰巧得知了黄堂抹黑武大郎夫妇的言论,于是在未加核实之下便将其写进《水浒传》中,由此才有了此后家喻户晓的卖炊饼的武大郎和淫妇潘金莲。

施耐庵当时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三个人物形象让武大郎、潘金莲两人名声尽毁更给后世特别是潘武两家造成这么严重的影响,至今清河县的潘武两家不联姻。

后来施耐庵的后人施胜辰来到清河县武植祠,对武家和潘家后人作了道歉,并写下道歉诗:

杜撰水浒施耐庵,武潘无端蒙沉冤。

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

累世因缘今终报,正容重塑展人间。

武氏祠堂断公案,施姓欠账施姓还。

文章部分史料及图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