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宋朝,很多人脑袋瓜子里第一印象就是《水浒传》,毕竟“梁山好汉将”的名声早已名扬海内外。北宋末年,宦官当权,上陷害忠良,残杀大臣;下欺行霸市,大肆搜刮百姓钱财,民怨四起。“梁山将”为了反抗欺压,于是在梁山泊聚众起义,前期一直与宋朝官方对抗。
梁山好汉
但后来随着宋江一意孤行,接受了宋朝招安,征讨方腊、辽国。“梁山将”最后只剩下27人。可朝廷最终还是没有放过这些人,宋江封官加爵以后,朝廷还是赐了他一杯毒酒。众兄弟死的死,出家的出家,比如卢俊义、吴用、公孙胜等先后死去,鲁智深、武松等人则继续出家做了和尚,不得不说兄弟们的处境,宋江难辞其咎。
不过,今天我们不谈“梁山好汉将”的英勇事迹,单来扒一下武松“大兄弟”武大郎的故事。世人皆知,武大郎跟媳妇儿潘金莲的故事,在“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当中闹得沸沸扬扬。不过,你可一定不要小瞧武大郎家的另一个“宝贝”,在当时可是“抢手货”,好多人吃都吃不到的!
《金瓶梅》插画
在《水浒传》中,对于武大郎是这样描述的:身高不满五尺,样貌长得非常丑陋,头脑放在一起会让人觉得非常好笑,他的上身长、下半身短。清河县人给他起了一个诨号“三寸丁古树皮”。这样一个人放到现在,用比较科学的说法叫做“侏儒症”。相信在很多人眼中,武大郎就是这样一个形象。
而关于武大郎媳妇儿潘金莲的描绘,在《水浒传》原文是这样说的:
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武大郎成亲
这样一个倾国倾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女子竟然嫁给了“三寸丁古树皮”。这不论是放在当时,即便是放到现在也会是一个非常“劲爆”的新闻。
不过,你还是小瞧了武大郎家另一件“宝贝”,就是这件宝贝使得当时备受压榨的平民百姓纷纷争抢,靠着它养家糊口。而武大郎也正是靠着它,生活才能过得很滋润,后来才娶到这么漂亮的一个媳妇儿。
潘金莲
说到这里,肯定都猜到了,这件“宝贝”不是别的,正是武大郎的拿手绝活“武大郎炊饼”。“男主外女主内”这是至今还在人们生活当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说法”。不过,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似乎这种说法逐渐被现代社会所抛弃,女权主义也逐渐盛行。
但在当时的大宋朝这是非常普遍的,为了生计,武大郎每天都会大街小巷沿街叫卖“炊饼~”,媳妇儿潘金莲自然只能每天在家“和面”、做炊饼,这也许就为后来遇上“西门庆”埋下了伏笔。
潘金莲
抛开这些后话不说,单看武大郎当时的收入,你就明白为何潘金莲甘愿跟他了。平时武大郎早上5/6点钟就要出门去卖烧饼,兜兜转转一天的话,能卖出十扇烧饼。十扇烧饼往少了算,就当作个。
在宋朝很多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一个炊饼大概能卖上3文钱,除去成本1文钱,净赚2文钱。也就是说一天能挣上个六百文钱,一个月下来就能挣上15—20两白银。
这什么概念?按照当时的说法,可以说一个月就是一套房的收入,因为在当时房子都很普通,茅草屋也不过10两银子而已。这样说来,其实当时的武大郎虽然比不上地主、豪绅那些人有钱,但自己整体的生活水平其实不差钱。
动漫形象武大郎
更何况在当时,欺压百姓盛行,如果正儿八经的开店铺的话,少不了要被官府搜刮一番,倒还不如贩夫走卒这些“小本买卖”挣得多。
而且武大郎当时住的是城里,兄弟武松在官府当差,自己又做点“小本生意”。家中又没有年迈的父母,膝下又无儿无女,更没有后顾之忧。这么好的条件,即使是放到当今社会,恐怕也会有很多“王婆”摩拳擦掌要踏破他家门槛儿的。
关于武大郎的传说众说纷纭,随着文化的发展和影视行业的渲染,武大郎至今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一个“矮冬瓜”。但也有人说武大郎其实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他跟媳妇儿潘金莲情投意合,幸福美满。
剧照
只不过是后世人们将他“以讹传讹”了。毫无疑问地是,武大郎家的宝贝可不止只有“潘金莲”,最大的宝贝应该是能让他维持生计的“武大郎炊饼”,毕竟“有房有车有存款”的话,怎么可能会缺漂亮媳妇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