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的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施耐庵在撰写《水浒传》时,特别钟情于“行者武松”这一人物,将其浓墨刻画,不吝笔墨。“武松打虎”、“血溅狮子楼”、“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诸多英勇事迹,流传后世,为世人传唱至今。可以说,整部书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之中,武松的知名度早已超越了宋江、林冲、鲁智深等人,成了人们最为耳熟能详的梁山代表人物。
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武松打虎”这一事件呢?首先我们要确定下武松这个人物是否真的存在过。
据相关史料记载,历史上确实有武松此人。《临安县志》、《杭州府志》、《浙江通志》都提到了北宋末年时期,杭州城中关于武松为民除害的侠义之举。
武松,清河县人氏,属于现在的河北邢台地区。所以说,武松应当是地地道道的河北人,而不是山东人(《水浒传》和《金瓶梅》中常有地理知识的混淆之处)。
在那个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乱世之际,武松迫于生计来到了杭州城卖艺。靠着一身不凡的武艺,勉强混口饭吃。有一天,杭州知府高权外出路过,看到了正在卖艺的武松,高权很欣赏武松的本领,便把他留在了府衙,给了一份衙役的差事。没过多久后,武松靠本事当上了都头(应该叫做班头),后来又调任了提辖之职,事业可谓如鱼得水。
可惜好景不长。后来高权因为得罪了上级领导,遭到罢免。失去了这座靠山后,武松也被连累丢了饭碗。新上任的杭州知府叫蔡鋆,正是当时祸乱朝堂的六贼之首——蔡京的儿子。蔡鋆仗着父亲的权势,欺男霸女,为非作歹,成了杭州城的霸主。百姓们叫苦连连,却又敢怒不敢言,私下里都称蔡鋆为“蔡虎”,也就是恶虎的意思。
蔡鋆愈加嚣张跋扈,导致民怨沸腾。终于有一天,武松再也忍不住了,决定刺杀这只杭州城中的恶虎。武松藏匿在蔡府外,等到蔡鋆被前呼后拥着出现以后,武松便冲入人群,掏出短刀,接连刺了数刀,蔡鋆当场丧命。一众属下这才反应过来,将武松包围了起来。最后武松寡不敌众,被捕入狱,惨遭酷刑折磨而死。
后来武松刺杀蔡鋆之事被百姓广为流传,因蔡鋆被称为蔡虎,也就有了“武松打虎”一说。不过这件事的真实性依然有待可考。因为史书记载蔡京一共有八个儿子,蔡京为他们取名时,都选了包含“攸”在内的名字。在《水浒传》中宋江发配江州时,江州知府蔡得章,就被人称为“蔡九”,意思是蔡京的第九个儿子,很明显这个蔡九就是施耐庵杜撰出来的。因此,杭州知府蔡鋆是否确有其人,或者说这个蔡鋆是否是蔡京的儿子或旁系亲属,这都是一个谜。
不管武松打死的这只恶“虎”出自哪里,武松为民除
害的义举应该是存在的。经过后世口颂相传,到了元末明初时,施耐庵老先生干脆把武松打“虎”改成了武松打虎,这次是真正的老虎,这反而成功地塑造了武松的勇猛形象。后来融入戏曲之中,广为流传,武松也就成了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