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营乡,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地处威县北部偏西,东与章台为邻,南与伏城(今属广宗)接壤,西与大平台毗邻,东北与经镇相望,距威县人民政府21.2公里,区域总面积52.9平方公里。年属威县第三区,年置乡,辖2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张家营村章北路1号,全乡户籍人口为2.9万人。张营乡辖地史上曾属经县、经城县、府城县、宗城县、洺水县。西沙河贯穿乡全境。西沙河属洺河故道,于明洪武四年(年)扩挖,年至今经数次改造,自年始在两岸打造“万亩梨产业观光带”,往昔沙荒滩涂,成就今日梨果飘香,张营乡被誉为“梨园之乡”。
张营人杰地灵,民风醇厚,志士仁人,英才辈出,有清末诗人王以锷、民国志士刘吟皋、“两弹一艇”元勋刘杰、“两弹先锋”张奇华、“抗日英烈”李林、“书法名家”薛鸿群等。
历史沿革
东汉时期之经县威县史上有“北经南宗”之说。自东汉初置经县至宋神宗熙宁6年,张营乡所在地属“北经一脉”,历千年之久。张营乡域先后属经县、南宫县、经城县、府城县、宗城县、洺水县等辖制,曾隶属于巨鹿郡、安平郡、长乐国、建兴郡、长乐郡、广宗郡、贝州、清河郡、洺州、宗州、大名府、威州、广平府、大名道等府郡。变化之繁,难以尽述。
1、经县与经城县。东汉初,析堂阳县始置经县,属巨鹿郡;汉安帝延光元年(公元年)属安平国,晋武帝太康5年(公元年)属长乐国,后赵武帝12年(公元47年)属建兴郡(位于章台镇章华堡)。北魏太平真君二年(公元年),经县并入南宫县。太和10年(公元年),析广宗、南宫复置经县,属长乐郡。北魏太和11年(公元年)置广宗郡,经县属之。北魏永安二年(公元年),析经县地置西经县,属巨鹿郡。北齐天宝7年(公元年),废经县,属地归广宗县,属贝州。隋开皇六年(公元年),在经县废址置经城县,属清河郡。宋神宗熙宁6年(公元年),经城县并入宗城县,属大名府,经城降为镇,自此名为经镇,沿用至今。
明清时,威县县城往北有两条直行的官道,一条出北门一直向北过邵梁庄、张家营村、花疃村、经镇堡再往北过七级堡进入南宫。另一条则直向东北过大宁、贺钊、雪塔、章华堡到达寺庄集。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年),胡容就任威县县令,途中由南宫至经镇夜宿村南法云古寺,赋诗一首:“晓发南宫宿法云,重门夜柝蜡光新。清风满院应知我,好雨随车更阜民。日下葵花红正媚,菱前棠树绿初匀。平生多少经纶意,愿向明时取次陈”。胡容于任内编篡了威县第一部地方志书《威县志》。清末,经镇东街有关帝庙,北门外有真武庙,南门外有古寺院称清云寺。清代诗人张扶阳途经此地,曾赋五言绝句《经城怀古》:“村南古佛绣苔生,荒市人家卖饼伧。瘦马一鞭风雪里,行过拓拔旧时城”。
经(城)县由县变为镇,由镇变为村,经千年兴衰,抗日战争前,清云寺还残留有2个大石佛像、1个铜像,至年仍保留着县城样式。张营乡政府距经镇6公里,所属村庄自东汉初至北宋中期多为经(城)县所辖。
2、府城县。隋开皇16年(公元年),析经城县置府城县。隋大业元年(公元年),府城县并入经城县。唐高祖武德4年(公元年),复置府城县,属宗州。唐高祖武德9年(公元年),撤府城县入经城县,改属贝州。
据传,府城县旧址位于现广宗县葫芦乡伏城村,自公元年至公元626年存续0年。现张营乡最南部陆台村距府城县旧址6公里,附近村落该归其管辖。
、宗城县。汉平帝元始2年(公元2年),置广宗国(在今威县方家营);汉章帝建初8年(公元8年),废广宗国置广宗县。隋仁寿元年(公元年),改广宗县为宗城县。始有“北经南宗”之说,至神宗熙宁6年(公元年)经城县并入宗城止。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年)金侵入宗城县,宗城改属河北西路洺州(今河北永年区广府镇)。自年至1年,张营乡全境应属宗城县管辖。
4、洺水县与威州。金章宗泰和元年(公元1年),析宗城县于北洺水镇置洺水县(今张庄古城),仍属洺州,元朝时属邢洺路、真定路。金天兴年(公元年),宗城县并入洺水县。元定宗2年(公元7年),洺水县遥隶威州(今井陉县威州镇)。元宪宗2年(公元年),威州治所徙至洺水(今县城),辖洺水、井陉两县。元宪宗5年(公元年),分洺水县之半于武道镇置广宗县(即今广宗县)。至此,威县、广宗两县分治,广宗之名旁落。元至正10年(公元年),“复置威州革去洺水县,始亲民”。自1年至年,张营乡全境属洺水县;自年至年全境隶属威州。
5、威县。明洪武2年(公元年),威州降为县,始名威县,“以广平府直隶京师。民国年(公元年),威县直隶大名道。年威县沦陷,属冀南道。年5月,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冀南行署四专区。年10月,威县党政机关由潘村迁至今县城。
年置乡,张家营、邵梁庄两乡属威县第三区,乡政府驻地在刘家营村、邵梁庄村。8年8月属卫星人民公社,为张家营管理区、邵梁庄管理区,11月属章台人民公社。年5月分建张家营人民公社、邵梁庄人民公社。4年1月置张家营乡、邵梁庄乡,乡政府驻地在张家营村、邵梁庄村。年1月邵梁庄乡并入张家营乡,也称张营乡,乡政府驻地在张家营村章北路1号。
村名由来
张营乡共25个村,以西沙河为界,河东共15村,河西共10村,多系明初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而来。
1、张家营村。也称张营村,乡政府驻地。据传,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姓至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取名张家营,后简称张营。
2、曹家营村。明初,云南省曹英一家至此定居建村,人丁兴旺,以姓氏取村名曹家营。
、刘家营村。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刘姓至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取名刘家营。
4、南里庄村。明朝,山西洪洞县李、刘二姓至此定居建村,取名李庄,后刘姓对村名有异议,为求团结,改名为里庄。冠以方位,称南里庄。
5、花疃村。据传,明朝时,村南小河边有一种花老人,常去河岸赏花,遂取村名花疃,后因人口增多,居住分散,分为前后花疃2村。
6、勿堂村。唐代,村北建一大寺院,村名佛堂村,北宋年间,寺庙被拆除,村名遂改为勿堂村。
7、邵梁庄村。也称邵庄。最早仅邵、梁二姓居住,故名邵梁家。明朝,迁民至此,姓氏渐多,改村名为邵梁庄。年分为邵梁庄一村、邵梁庄二村、邵梁庄三村。
8、小辛村。最早居住筱、辛二姓,名筱辛庄,后居民增多,部分村民南移,另建一村,称前筱辛,后演写为前小辛。原村称后筱辛,后演写为后小辛。
9、从容村。位于张营乡乡政府驻地正南4公里处,观光路东侧。
10、东庄村。原为从容的附属村,年划出另立行政村,因在从容东侧,故名东庄。
11、陆台村。明初,路、坊两姓首居此地,村名路坊庄。后坊姓离开,因村周围地势低洼,村似圆台,故改村名路台。后演写为陆台。
12、北马庄村。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马姓至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取名马庄,后因有重名,更名北马庄。
1、兴隆寨村。原名北马庄,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任姓至此定居,为取兴隆发达之意,更村名为兴隆寨。
14、军寨村。据传,明燕王扫北时,大军路过,在此安营扎寨,故得名军寨。
15、西王庄村。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王姓至此定居建村,因村南有王撞村,故取名西王庄。
16、平镇村。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建村,村民厌恶战争,希望安定,按方位取村名东、西平安镇。后简称东、西平镇。
17、窑洼村。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杨三太至此定居建村,因该村烧窑者很多,将周围挖土成洼,故村名窑洼。
18、元寺村。元朝时,该村仅胡、鹿二姓,名胡家庄。后村东建一圆形寺院,村名改为园寺。后简写为元寺。
19、康寺固。据传,明初,康姓首居此地,因村东、西头各有寺院一座,故取村名康寺固。年分为康寺固一、二两个行政村。
洺河故道---西沙河
洺河故道图
《威县志》(明嘉靖29年版)卷二地理志描述威县山川疆域,“漳、河间一都会”,“威地平衍,无崇山峻岭为之奠镇;旧有洺河,亦迁徙别邑,仅存故道”。威县属古黄河、古漳河长期泛滥淤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区,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0至50米,城东老沙河为漳河故道,河床遗迹未消。与广宗县交界的西沙河为洺河故道,两岸村庄曾遗留诸多古老沙丘。张营乡地处漳、洺古河故道,地多沙化,前人广植林木,多种梨、杏。关于宋前黄河北流与漳河夺道以及洺河故道的仓皇过往,少有文字遗存,有待进一步考证。
《威县志》(方志出版社.)记载,“西沙河系洺河故道,现源于威县大高庙村东南,往北经张营乡军寨进入广宗县,因河内多沙又区别于威县东部老沙河而得名”。西沙河南北贯穿张营乡全境,沿张营乡境北经广宗、南宫、巨鹿流入新河县境,向东顺“小漳河”故道至冀县,全长56.7公里,流域面积.6平方公里。
《威县志》(明嘉靖29年版)卷二地理志载,洺河故道“一支亦自漳河流入广宗县,经威县城北五十里经镇社之南,即洺水废县(今经镇村)及旧巡检司之处,东南流,绕五河口、小河口等处,达冠县,以入于运河河流”。另据《水经注》卷十载,“漳水又历经县故城西。水有故津,谓之薄落津”。缘此可知,古漳河、洺河也曾流经经(城)县城西、张营乡东部。
邵梁庄名士王以锷诗云:秋濠数亩水平铺,四面人家人画图。何必六朝三竺景,老夫将尔当西湖”。洺河故道,风云变幻,曾经水草丰沛,一度荒丘盐碱成片。西沙河曾于明洪武四年(年)扩挖。年,全县出动民工人完成土方9.6万立方米。年、4年又两次扩挖改造。
年1月,威县县委、县政府实施《威县西沙河流域绿色A级高效梨产业带建设规划》,在西沙河流域打造万亩梨产业带建设。昔沙荒滩涂,今梨果飘香。“威梨”品牌荣获8年度中国最受欢迎的梨区域公用品牌10强、8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等多个奖项。年6月4日,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威县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如今张营乡每年一度的梨花节、采摘节、马拉松赛等活动已成定制,每年接待各地游客0余万人,踏青赏花,观光旅游,西沙河沿岸崛起了一片绿色生态海洋,遂有“梨园之乡”美誉。
名人传略
1、清末诗人王以锷。王以锷(年—年),字伯廉,自号荭北,威县张营乡邵梁庄村人,清末民初冀南著名诗人。自幼聪颖过人,20岁中秀才,光绪三十三年(公元7年)被督办严修选中,赴日留学,曾在日本东京弘文馆学习文学。归国后目睹清末直到共和之后的混乱时局,转而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先后在天津法政大学、保定中学、邢台四师等学校任教员。伯廉“博极群书,记性尤强”,著述颇丰,主要有《楚碧堂诗草》六卷、《文集》六卷、《楚碧堂遗稿》、《楚碧堂丛抄》三百余卷。参与编纂《重修威县志》,并著有《威县风土记》等论著。
2、民国志士刘吟皋。刘吟皋(—),字啸东,威县张营乡邵梁庄人。啸东幼年天资聪颖敏而好学,少有才名。清光绪二十九年()中举人,同年就读于直隶保定农务学堂,翌年以全优成绩结业。光绪三十二年(6),筹建威县第一所区立高等小学堂,历年经久不衰,有校舍百间,藏书万卷,培养了不少栋梁之材。民国初年,任直隶省议会议员。民国四年(),任农业畜牧园艺主任。民国十四年()辞官回乡。民国28年()出席冀南行政区参议会,当选为冀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及参议会参议员。抗战时期,啸东舍生忘死掩护抗日干部。多次力拒在伪政府任职,“宁可不要儿子,也不进城当汉奸!”。年1月,啸东病逝。一生为人正直,爱憎分明,高风亮节,可谓威县民主人士之典范。
、“两弹一艇”元勋刘杰。刘杰(年1月-8年9月2日),原名刘渤生,曾用名张华文,威县张营乡邵庄村人。年10月参加革命,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北平市委委员、农委书记,晋察冀边区第三地委书记,中共察哈尔省委书记等。建国后任中共开封市委副书记,地质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国务院第三办公室副主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等。中共七大代表、十二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年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管理科学奖颁奖大会上,获得管理科学特殊贡献奖,被誉为“两弹一艇”元勋。
4、“两弹先锋”张奇华。张奇华(1年~8年),原名张玉英,威县张营乡张营村人,于年月加入中共党员。曾任威县三区区委书记、冀南三分区青救会主任、地委青委副书记、北京炮兵科学研究室主任等职。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年晋升为上校。4年4月脱去戎装投身国防核工业建设,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转战青海、新疆、四川三个核武基地,与王淦昌、邓稼先等核武专家并肩战斗在一线,曾任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党委常委、政治部主任,为我国的“两弹”事业奉献了后半生,被誉为“两弹先锋”。于8年1月12日患肺癌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张奇华参加革命生涯50年,大部分岁月是在秘密战场工作。
5、“抗日英烈”李林。李林(-0),原名李朝法,字惠卿,化名忠义,威县张营乡北马庄村人。历任中共广(宗)威(县)中心县委书记、独立支队政委、冀南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等职。0年6月,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新九旅第二十五团团长兼政委,多次组织实施破袭战,有效打击了敌人的“囚笼战术”。在0年秋季的百团大战中,李林率部取得歼灭日军井川大队1个分队、缴获大量枪炮和弹药的战绩,受到八路军总部通令嘉奖。0年年10月,李林率部在沧石路秦村与日军70多人遭遇,消灭大部遭遇之敌,后打扫战场时,遭残敌偷袭牺牲,年仅26岁。
6、“书法名家”薛鸿群。薛鸿群,19年生于威县张营乡北马庄村,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在武训师范学校、临清师范学校、莘县一中任教,后调任威县一中、威县师范学校长,桃李满天下。其书法楷、行、草、隶、篆诸体兼备,尤擅隶书和行草,自成一家。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邢台市书法家协会顾问、耕云书画院院长、陕西师范大学特邀研究员等。其作品曾获国家文化部国粹奖、中日韩国际书法联展金奖、亚太文化艺术节书法金奖,多次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刊发,被毛泽东纪念馆、孔繁森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及华国锋、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收藏。出版有《薛鸿群书法集·毛泽东诗词卷》《薛鸿群书法艺术》《薛鸿群书法集·乙未卷》《邢襄双韵》等。
供稿:张力,威县张营人,一级律师,中文/法学双学士,理学硕士(MScAF),硕士生导师,冀华律师事务所党委副书记。河北法治智库专家,河北省律师协会理事,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双千计划”专家人才,海南、北海、钦州国际仲裁院仲裁员,唐山仲裁委仲裁员,威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
参考资料
1、威县志(方志出版社.)
2、威县志校注(中国文联出版社.)
、威县古碑刻选(王韶峰主编.)
4、洺阳古韵(花山文艺出版社.王韶峰主编.)
5、威县历史之谜(中国文化出版社.苗庭宽著.)
6、远去的鼓角争鸣——汉唐时期发生在威县的重要战争(邢台日报.王辉.9.11.2)
6、光耀青史---威县革命老干部简历集录(威县县委县政府.2)
7、故里英仙(张保中编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