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金瓶梅女人当家,这3个道理要是拎不清
TUhjnbcbe - 2024/8/18 0:56:00

01序未说《金瓶梅》,先说西门庆

《金瓶梅》的中心人物是西门庆,所有的女人都在围绕着他转。

提到西门庆,大家会想到《水浒传》里那个恶棍流氓,但是,《水浒传》里,西门庆只是一个配角,主角是武松,但《金瓶梅》中武松是配角,西门庆才是一号的男主,所以不能把这两个西门庆混为一谈。

《水浒传》中说西门庆原来是个“破落户财主”,后来爆发迹,有了钱,但是并没有说他是怎么“爆发迹”的。《金瓶梅》的开头是接着《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续写的,这个时候西门庆并没有发迹,也谈不上很有钱。

通过小说中对西门庆的家事简单交代,大概可以了解到。当时的西门庆,27岁,没了爹妈,也没什么亲戚来往,不是地主,也没有田地,仅仅只是个刚刚出道的生意人。唯一的资产,是父亲生前留给他五间门脸的大药房。大药房经营的还不错,虽算不得十分富贵,却也是清河县中一个殷实人家。综合来看,只是一个中等偏上的家庭,算不得十分富有。

在《金瓶梅》小说的发展过程中,西门老板通过了大约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他的资本原始积累,发展壮大,成为清河县一个当之无愧的庞大集团,不可不谓“善于经营”。

如果我们近距离去观察一下西门集团的话,那么,与西门庆有关系的这些女人,基本都在其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正妻吴月娘,父亲是清河县左卫千户,按现在的理解,应该算是清河县公安局局长的女儿。纵然不是大家闺秀,也算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她嫁给西门庆的时候,还是一个黄花闺女,和西门庆家中所有的女人都不同。而从当时双方的地位来讲,明显西门庆高攀。吴月娘作为正妻,是西门家的主妇,也可以说是西门集团负责内务和人事的副董事长。

二太太叫做李娇儿,妓女出身,是家里的管事,不参与到集团的经营当中;三太太是孟玉楼,是一个嫁过来的寡妇,成为西门集团中大药房的采购部经理;四太太叫做孙雪娥,原本是西门庆已经故去的原配陈家娘子的奴婢,负责西门家的厨房,就是一个厨娘的“班头”;五太太是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谋害亲夫,嫁到西门家,在潘金莲住的楼上,堆放着各种生药,保管着西门集团药房的仓库;六太太李瓶儿也是再嫁的寡妇,她的楼上,放着大量当铺的衣服、首饰、古董、字画……也就是西门集团中典当行的经理。

所以说在西门集团当中,西门庆的女人也是各司其职。

说完西门庆,就可以逐一讲解西门庆的妻妾们了。

02愚笨却好命的当家主母吴月娘

——遇事迟钝,识人不明

除了西门庆,吴月娘贯穿了整部小说,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但是吴月娘又是历来《金瓶梅》人物评价中分歧最大的一个,有人说他是一个可敬的贤德之妇,但清代的张竹坡评点《金瓶梅》时,则说吴月娘是全书最坏的一个女人,非常阴险。我认为大娘子吴月娘作为当家主母,第一个大毛病是遇事迟钝,更无识人之明。

西门家的妻妾很多,协调各房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艺术,但从一些事情来看,吴月娘的治家不算成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吴月娘说话办事有些迟钝,往往很多话都已经说错了,她还不知道错在哪呢,还有很多事,本应该提早发现,但是她呢,却没有一点警觉。

第二,对于人的判断有问题,也可以说是无识人之明。

当然吴月娘在这方面也是接受了教训的,在《金瓶梅》小说的后半部分,吴月娘也逐渐成长,因此有一个较好的结局。

一、说话办事迟钝

第二十五回,写清明节将至,吴月娘在花园中组织了一次荡秋千的活动。玩法是两人一组,或坐着玩,或站着玩。潘金莲因为只顾着笑,没有站稳,从秋千板上滑了下来,幸亏扶住了架子,否则就直接摔倒在地。

吴月娘这个时候,语重心长地讲了一段未出嫁时的往事,她那个时候到隔壁周台官家,与周小姐等三四个女孩荡秋千。由于周小姐笑得厉害,导致腿发软,结果一下子骑在了秋千板上,竟把“身上喜抓去了”。周小姐嫁人后,却被婆家以不是黄花闺女为由,将其休回家。

这段写的有些可笑,从吴月娘的本身想法来看,应是提醒大家“打秋千,先要忌笑”,否则后果很严重。但是吴月娘的想法不免有些欠思考,因为在场的女人,除了她是以女儿身嫁过来的以外,其他人要么是再嫁的妇女,要么是妓女的身份,要么是被收房的丫头,而西门大姐毕竟已是外姓陈经济的媳妇了。

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因为吴月娘很在意自己黄花闺女的身份,她觉得自己是家里最清白的人,和其他的女人不一样。

这就如同在一个现代的公司当中,一位二把手,拥有博士的学历和留学的经验。偏偏公司的一把手不是特别的在意学历,他要求的是能够办事的人,于是招了很多学历不高的人。二把手自然就觉得,自己在公司的员工中,是具有优势的。当然,他本身的地位和高学历,也能被其他人所认同。但是二把手如果时不时就要把学历和留学经验,拿出来炫耀一下,难免就会让很多人感到不快。月娘的这种做法,就是如此。

想想看,当时的花园中的场面,想必很尴尬,小说中也写了,没人接她的话,一时无人响应。

众女人荡秋千时,西门家的女婿陈经济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正盯着这群花枝招展的女人们看个不停。

双人荡秋千,需要相对而站的两个人交错用力蹬动秋千板,才能使秋千荡起来。

吴月娘这时候做了一个神操作,她以丫头们力气小为由,竟吩咐陈经济去推送潘金莲和李瓶儿。

陈经济正巴不得占便宜,先是直接握住了潘金莲的裙子,以让秋千停摆,然后才用力推送。

李瓶儿由于胆子小,吓得主动向陈经济求助。陈经济先是掀起李瓶儿的裙子,然后才推动秋千板,结果李瓶儿露出了“大红底衣”。按这种写法,李瓶儿已经属于走光了。

陈经济的这种做法,在场的女人可以说都看在眼里。作为一个内宅的管理者,像陈经济这样的行为,就应该有初步的判断,禁止他往内宅走动。但是吴月娘却没有丝毫的警觉,做事之迟钝,让人很难想象,尤其是在西门庆死了之后,内宅没了男主人,还任由他随意出入,最终陈经济和潘金莲发生了私情,事情暴露,这才禁止陈经济进入内宅。

二、没有识人之明

反应迟钝,又没有警惕性,直接会导致轻易相信别人,这是一个推导的关系。

前面说到的陈经济,其实已经初步说明了这个问题

吴月娘对潘金莲的信任也如此。

潘金莲刚刚进入西门庆家的时候,和吴月娘的关系很不错。吴月娘对潘金莲特别满意,为什么呢?因为潘金莲“过三日之后,每日清晨起来,就来房里与月娘做针指,做鞋脚,凡事不拿强拿,不动强动。指着丫头赶着月娘,一口一声只叫大娘,快把小意儿贴恋几次,把月娘喜欢得没入脚处,称呼他做六姐。衣服首饰拣心爱的与他,吃饭吃茶都和他在一处。”

作为家中的正妻,月娘应该协调各房公平相处。潘金莲刚刚进入西门家,如同一个新人入职公司,自然会比较殷勤,但是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个时候作为主管内务和人事的吴月娘应该多做观察,打判断,但是吴月娘,一下喜欢上了潘金莲,冷落了其他几房,书里写到“李娇儿众人见月娘错敬他,都气不忿,背后常说:‘俺们是旧人,到不理论。他来了多少时,便这等惯了他。大姐姐好没分晓!’”

所以到后来,潘金莲挑衅吴月娘时候,很多人是在看热闹的。

比如说小说中最重要的皮袄事件。

第四十六回里,西门府的众妻妾到乔大户家里,天气寒冷,潘金莲没有皮袄,玳安回家取了一件别人送去典当行的给她穿,被潘金莲嫌弃。为什么呢?因为潘金莲想要的是李瓶儿身上那件价值60两银子的皮袄。当时一个丫鬟才卖6两,这件皮袄的价值可想而知。

李瓶儿死后,吴月娘把李瓶儿所有的东西都收到自己房间,潘金莲这个时候倚仗西门庆的宠爱,开口就要这件皮袄。西门庆就让丫鬟到月娘房间去取,分明就没有将月娘放在眼里。吴月娘所做的却只是破口大骂,皮袄终究还是到了潘金莲手里。

到后来,潘金莲房中的丫鬟春梅,打骂盲人歌女申二姐,吴月娘责备潘金莲不严加管教春梅,而且还包庇春梅。潘金莲对吴月娘的指责置之不理,甚至还有点得意,而全家居然没人站在月娘这边,直到这个时候,月娘才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冲击。

还比如,四太太孙雪娥和仆人来往有了私情,是月娘的小丫头小玉发现的,书里说“以此都知雪娥与来旺有首尾,”这个“都”字应该是包括月娘在内,但身为主妇的月娘居然不信,对这件事不闻不问,最终竟然还是潘金莲告诉了西门庆。

小说第八十一回,写来保送迎春、玉箫两个丫头给蔡京的大管家翟谦,来保不但在路上侮辱了这两个女孩,还把得赏的两锭元宝,克扣了一锭,回来一番吹嘘忽悠,把自己的功劳夸大无数倍,感觉没有他,西门家已经是灭顶之灾。吴月娘一点没觉察出来,居然还感激不尽,不仅赏了酒,还拿了一匹缎子给他的妻子做衣服。

从这两点看,吴月娘主妇的职责是失败的。

因此,在一个小环境里,如果占据了他人所没有的地位和优势,那千万记得,不要像吴月娘一样迟钝,又看不清人性。

千万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去轻视别人的短处,同时,与人相处,应该是见微知著,从小的地方去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否则所托非人,早晚会酿成大祸。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瓶梅女人当家,这3个道理要是拎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