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各类地摊杂志的时候,看过一段野史讲慈禧太后的权术秘诀。
概括起来两件事:一是记日子,二是记名字。
实话实说,这两句话比无数心灵鸡汤都管用——虽然这俩秘诀怎么看怎么像青楼里的红倌人在传授工作经验。
也不知道这段野史的作者从哪总结出来的。当然,说不准真是慈禧的招。我对此没太大兴趣,没考证过。
这临时工执法的事儿,自然不是记日子记名字的小伎俩可以解读的。
解读这个事情,得有一定的统计意识。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就是所谓“大数据”。
其实这词儿怎么变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将宏观整体与微观局部通过数据组分、比例口径、层级关联三种方式系统联系起来。
具体这事,就是要弄清楚,现在有多少人执法,多少人是临时工,执法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比例是多少,各个层级的人员是怎么分配的。
这个弄不清楚,那么到底执法人员是多还是少呢?临时工为什么屡禁不止呢?下一步该增加执法人员还是继续裁减呢?你能做出判断吗?不能。
没有基础数据,拍脑瓜你都不知道该怎么拍。最多就是像现在这些官员一样,出个文件表示禁止,把责任推出去了事。
以前做过一个关于中国公务人员数量多少的讨论。过去曾经有很多奇特的文章,比如说攻击中国税负比例较高,但是真实情况是“美利坚万税”。
就连励志片都习以为常地拍了一个穷鬼穷得老婆都跑了还特么要交税的片段,瞧那样子似乎还以为自己是在歌颂美国……
再比如说攻击中国警察数量多,但是真实情况是美国人均警察数量高不说,连个统一口径的统计都没有。
前阵子美国大街上闹义和团,还冒出一大批没有编制的、训练有素的所谓“司法人员”。更不要说美国常年在大学生、影视艺人中间发展内线的事情了。
灯塔国这临时工可比国内规模大多了。再比如说所谓中国的官民币。其实公务人员数量这个事情也很神奇。
中国的公务人员数量,以前公布的数据是万。有人觉得这个数据太少,不满意,又给加上了全部财政供养人员,总数达到了万。而美国的数量呢?据说是万。
所以中国的数量太大了。问题是,中国和美国的所谓财政供养人员,都是算上教师的。可是中国的教师数量大约是两千多万,其中公办教师数量约在八成以上的比例(公办学校数量远远超过八成以上)。
美国的中小学教师一共才万,其中还包括很多私立学校教师。这一减至少差了一千几百万。
但是中美财政供养人员的差距不多就是六百万规模。那么问题来了:美国在总人口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的情况下,比中国还多养了最少四五百万以上的公职人员,那么到底谁的官民比更高呢?
何况最基本的一条,公职人员是按照人口数量成比例设置的。
中国的公职人员数量和美国比还要少几百万,面对的人群却要高四倍,这服务效率能提升得起来?还有一些很稀奇古怪的事情也是在网上流传已久的。
比如说,我们常常听说“人浮于事”,同时我们也常常听说“力量向基层下沉”,那么这人到底是多还是少呢?从前面“与国际接轨”的情况来看,人肯定是不够。
正是因为人不够,所以才会出现基层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有些说法甚至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讲乡镇政府寥寥几个人要承接几百个部门的工作。网络上也常常讲历史上“皇权不下县”的情况,有影射现实的意思。
人浮于事,这个批评有时候的确是合理的。但是也不见得都合理。比如说前阵子《三体》、《流浪地球》大火的时候,有人就问,为什么作者大刘刘慈欣有那么多时间写作?一查才知道,原来作为电力工人,刘慈欣经常需要整夜整夜值班,而值班过程中通常是整月整月没有任何事情需要处理的。
这就导致刘慈欣有大量空余时间去写作。这很显然是极其严重的“人浮于事”。但是,在技术进步之前,谁敢把这个岗撤了?有人就问,为什么要这样浪费时间?原因很简单。电力输送关系到国计民生,一旦出现问题,就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启动应急响应、解决问题。
那么为了实现这个应急响应的最高效率,就必须安排人随时应急。个人效率的高度浪费,恰恰是为了实现集体效率的高度节约。
很多事情,都必须放在整体中去看,理解他们的组织逻辑运行逻辑,才能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个例子,汽车闯红灯是过去一些年屡禁不止令人头痛的问题,后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的?两种办法,一是征集大量的临时工,用辅警补足警力;二是购买安装大量的摄像头,进行违法抓拍。这都极大压缩了汽车违法事件的存在空间。
尽管现在汽车违法仍旧很多,但是相对自行车闯红灯、电动车闯红灯已经很少了。当然了,为了部门利益,一些摄像头设置不合理,光罚不管,设置抓拍陷阱,这些事情也开始出现了。
这种事儿早先就是乱收费乱罚款。如今变了个样子。但是总的来说,汽车闯红灯的事故率确实下降了。有回一些路口修路,红绿灯没亮,事故率蹭蹭往上涨。
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交警素质低还是司机素质低,还是人类社会总是有一定比例的低素质人群,这种事也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解决的。
说到底,行政执法人数问题,应该是按照任务目标情况,反推机构设置规则和执法人员数量,特别是明确基层执法规则、执法人数,而不是简单的压缩人数。
结果压缩以后人手不足,又违法招聘临时工。不能一味地被莫名其妙的舆论诱导,盲目精简人员,最后自己给自己制造一个违法陷阱。这种操作殊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