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邢台日报
一排排商铺错落有致,一间间民居整整齐齐,一块块苗圃园郁郁葱葱……仲夏时节,走进新街村,天蓝水净,风光无限。
位于国道北侧的新街村,东临京杭大运河,与山东省交界,现有居民户,余人。该村从年到年连续三年被评定为三星级党支部;被评为年度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在今年清河全县第一季度村级大考核中排第19名……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新街村为实现乡村振兴迈出的坚实步伐。
粮田、苗圃、果园交相辉映,古运河、商业街、非遗街相得益彰,勾勒出了一幅宜居宜游、产业兴旺、有声有色的喜人景色。
树牢党建引领“主心骨”
在党建引领下,新街村构建了乡村振兴新格局。
新街村通过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把强基层、夯基础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扎实推进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全面夯实振兴根基。
“我们村共有党员46名,支部成员5人,村委成员2人。通过健全完善各种制度,以坚定成熟稳健的步伐,树牢党建‘主心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新街村党支部书记王传华说。该村统筹发展乡村产业、提升人居环境、加强乡村治理,让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新画卷日渐清晰。
该村还始终保持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群众性,用心用情用力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
“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屋租赁、土地流转、市场运转等经营性收入,全部都用到了村域建设和村民身上。村里每年为群众代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0元,实现参保全覆盖,每年参保率%。”王传华告诉记者。村民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新街村呈现出幸福和谐、农工商全面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擦亮美丽宜居新名片
近年来,新街村以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聚焦长效清洁管护机制的建立,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让乡村更美丽更宜居。
将村内路两侧漫砖硬化,宅尾按标准整修,各胡同统一用砖硬化;道两侧种植国槐、法桐;村内各街道安装路灯多盏;年,将运河商贸街及油赵路两侧下水道重新整修,将生活污水接入镇区污水处理站,污水得到有效处置;年,将运河商贸街新都超市至新国道平、油赵路平全部柏油硬化,并将道两侧铺设花砖2万多平……
通过一系列整治,提高了新街村的人居环境水平,让乡村风景变得更美、生态更优、环境更好。
农闲时,村民们在门前或聊天,或忙着整理小菜园、小花园,还可以在农家书屋里读读书,在文化广场上跳跳舞,精气神也得到了提升。
“村子美化了,厕所干净了,村民生活改善了,幸福指数也大大提升了。接下来,我们村将进一步把改善人居环境,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切实巩固治理成效。”王传华告诉记者。
走好特色产业发展路
在清河县,羊绒产业早已成为了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新街村也把羊绒加工和单双横机加工发展成了当地的主导产业,现有梳绒机余台,联机10组,双单系统横机近台。
同时,新街村还大胆创新,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年7月,建设了大型粮食交易市场,设购销摊位27处,收售玉米芯摊位4处,大型脱粒机械16台,辐射范围达多公里,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就业达多人;年,进行招商引资,流转土地多亩,建立苗圃基地项目,形成苗木种植、园林规划、园林工程施工及养护为一体的综合性苗圃;对集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让破旧房屋换新颜,改造的街道面积多平方米,新修大街0米,排水设施进行统一修缮,开展招商引资,形成了家具、家电各一条街的集群性贸易市场。
该村还以邢台市第五届旅发大会为契机,深度挖掘运河文化,传承历史遗产,建设了戏楼和非遗文化仿古一条街,为发展休闲旅游奠定基础。
产业欣欣向荣,乡村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治理井井有条。在新街村这片希望的大地上,乡村振兴新的篇章正在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