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运河故事油坊王氏先祖迁清考澎湃在线
TUhjnbcbe - 2024/12/23 17:27:00
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不在祁福于祖先,而在明白我们自身: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

据《清河县志》(版)载,清河居民多为明初山西、山东移民后裔,其中以山西洪洞移民后裔居多。所以很多清河人都以洪洞移民后裔自居。甚至我油坊王氏乃山东移民后裔,由于家谱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时期被焚毁等原因,也有人误认先祖为山西洪洞移民。此谬误也。时值盛世,正是修志续谱之时,为正视听,去谬误,特引志据典对吾王氏家谱进行一番研究、考证,撰成此文,以飨族人。

据《王氏家谱》(清乾隆七年,公元年编纂)原载,吾始迁祖王公,讳守中(字号失传),原籍山东青州府寿光县大王庄。明洪武初,守中公自原籍迁居广平府清河县油坊集,繁衍生息,延绵至今。

对此记载,因无其它佐证,有三点值得商榷和研讨:一是迁移时间“洪武初”确否?应该是哪一年?二是迁居地“油坊集”确否?有无变迁?三是为何千里迢迢移居清河?有何时代背景?

笔者查阅了北王庄王春祥(守中公十九世孙)所藏清乾隆年间创修的《王氏家谱》和孙双阜村王勇军(守中公二十世孙)所藏清同治六年(年)重订的《王氏家乘》(八世祖茂胤公世系),参阅了同一时期大王庄另一王姓移民后裔年创修的其《王氏家谱》(北王庄王忠瑞所藏该族王充德、王明德世系家谱),听取了有关吾王氏自大王庄迁清的部分口碑资料,结合版《清河县志》相应记载,作出如下考证: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元时清河一带即连年战争,人口大量迁徙死亡。明洪武六年(年)创编清河县赋役黄册时,县治6里,人口只有户。建文年间,惠帝朱允炆与燕王朱棣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靖难之役”,双方沿清河、临清驿道展开拉锯战。年燕兵攻占广平府,年占领应天府(南京)后,朱棣即皇帝位,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定次年为永乐元年。此役过后,直隶(河北)一带田园荒芜、地旷人稀,清河沦为人口最少时期。

当此时,守中公携孺人孟氏等家人,从(山东)青州府寿光县大王庄迁居直隶广平府清河县。他首先来到清河当时较大村庄谢炉集,但未能分到田地。此时巧遇寿光大王庄同乡王充德、王明德亦迁居清河,言称其所居之村在县城东南三十五里,卫运河西岸,原三姓土民均遭战乱而绝。并邀守中公与王氏兄弟共同定居该村,因无他姓居民,遂定村名仍为王家庄。王氏兄弟让田地三顷,归守中公耕耘;孟氏孺人拔金簪子一枚回赠王氏兄弟。是以守中公乃吾王氏之迁清始祖也,时乃明建文四年(即洪武三十五年,公元年)。

明永乐二年(年)9月,第一批山西移民迁居清河。永乐十五年(年)5月,山西平阳、洪洞、大同等府州县第二批移民迁居清河。因此,吾王氏先祖是洪武年间迁居清河的山东移民之一,比山西移民早2-15年。后来,五世祖王景山公在王家庄村南、运河西岸驿道旁开设油坊,榨油为业。再后李姓、宋姓迁此定居,发展成村,油坊遂成村名。明朝中期后,随着卫运河航运的发展,油坊因其水陆要道,商贾云集而称为油坊集,王家庄亦改名为北王庄。明朝通过几次移民,休养生息,嘉靖元年(年)时,清河增加到户,人。自守中公迁清后,吾王氏一传二,二传三,久而久之,人丁渐繁,门户渐众,所居区域逐渐由北王庄一村而扩展到油坊、新街、戴家屯、双阜、柳庄、劝礼、唐口、孝义屯、大许庄、沧州穆官屯、夏津双庙、北口、杨庄等村庄。

综上所述,先祖于明朝建文四年(即洪武三十五年,公元年)迁居清河。时间不会是洪武初,因为原王家庄在靖难之役中居民全绝。迁居地不是油坊集而是王家庄(今北王庄)。油坊集在明中期才有。清乾隆年间创修家谱时,因王氏后裔不再局限于北王庄,而是散居油坊集,甚至油坊集之外,且油坊集声名远隆于北王庄,故有迁居油坊集之说。

岁月交替,世代相传,清朝中期油坊集改称为油坊镇,成为清河商埠重镇。民国之后更有“清河的小上海”之美誉。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油坊愈加今非昔比,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辉煌壮丽。而为油坊的发展含辛茹苦、默默耕耘,做出巨大贡献的吾王氏宗族,也已发展为清河巨族矣!自始祖守中公迁居于此,迄今垂六百多年,传二十余世。如今健在者,长曰十六世,幼曰二十三、二十四世,岂不可喜可贺焉!唯一遗憾,是至今没有去原寿光大王庄祖源地寻根问祖,而致家谱不可再溯。吾思终有机缘圆此寻根之梦也!

阅吾《王氏家谱》,观吾王氏之历程,愿吾王氏族人枝繁叶茂,代有名人,为国家多做贡献,做家庭有用人材。

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封建社会的家族观念已不复存在。但是,回顾先辈们创立的丰功伟绩,激励吾辈,教育子孙后代,弘扬王氏家族勤劳致富的创业精神和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其尊师重教的优秀文化传统,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原标题:《油坊王氏先祖迁清考》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河故事油坊王氏先祖迁清考澎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