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历史应该得到尊重不能将淮安历史移植给清江
TUhjnbcbe - 2025/3/21 17:03:00

最近一段时间忽然发现,将清江浦与历史上的淮安府混为一谈的文章一下子多了起来,清江浦虽然是现在淮安市的主城区,但并不是当年淮安府治所在地,而只是淮安府治山阳县治下的一个小镇。现在好多文章、甚至正规的电视节目讲起来,给人一种清江浦就是淮安,淮安就是清江浦的感觉和印象。还有一些文章完全用清江浦取代了淮安,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某网文的部分文字

按照这篇文章的意思,淮安的繁荣兴盛全是因为清江浦而起,而且,什么人文荟萃,商业繁荣都在清江浦,清江浦就是“淮安地区的中心”,等等,不一而足。

上述网文的部分文字

更有甚者,作者为了夸大清江浦的地位,此文中还说,“郑和下西洋的船只大部分就是清江浦造船厂建造的”,不知作者想置南京的龙江造船厂于何地?(关于龙江造船厂,可参看拙文:南京龙江宝船厂,六百多年前郑和下西洋宝船的“出生地”)事实是,郑和下西洋时,其麾下数以百计的大型海船分别在南京龙江宝船厂及福州长乐建造。朱棣及郑和相继去世后,下西洋行动中止,海船需求量大减,龙江宝船厂业务逐渐萎缩,取代其造船业中心地位的,是专造内河漕船的淮安清江督造船厂。

不仅如此,他还将清江督造船厂改称为清江浦造船厂,实质是,清江督造船厂位于淮安府山阳与清河二县之间的运河沿岸,因濒临淮水,故以“清江”命名,并不只与清江浦有关。

作者之所以用如此夸大其词的说法和浮夸的文风,无非是想自欺欺人地过度拔高清江浦的历史地位。

这类文章还有很多,字里行间总是有意无意地突出清江浦的历史地位,甚至用清江浦取代整个淮安的历史。

遗憾的是,不光是这样的自媒体文章,连非常权威的中央电视台也出现此类谬误。有一次在头条平台上刷到一段视频,是撒贝宁主持的一档节目,节目中主持人出题,由嘉宾回答,正好出了一道有关淮安的题目,原题我无法精确地复述出来,但大致意思与上文基本相似,也就是说,清江浦才是淮安的中心,甚至表述中完全用清江浦代替淮安,当时嘉宾郦波还煞有介事地对清江浦做了更深入的解读(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截屏,后来又没找到这段视频)。

确实,清江浦区(原来的淮阴市区)如今是地级淮安市的主市区,近百多年来,其行政地位不断提高,解放后正式取代了当年淮安府的府城山阳县(即后来的淮安县,现在的淮安区),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篡改历史,历史必须得到尊重,不能因为现在清江浦成了淮安市的主城区和行政中心而不顾历史事实任意拔高其历史地位,不能将淮安的千年辉煌历史全部移植给和堆砌到只在近百年才慢慢重要起来的清江浦。

笔者无意参与那种无聊的地域、地名之争,但看到这样信口开河、出于某些莫名其妙的目的随意篡改历史的文章还是很反感的,有如骨鲠在喉。

所以,我们有必要理清淮安的兴盛和繁荣以及行政中心逐渐转移的历史脉络,廓清历史事实,还原历史真相。

要想说清清江浦和淮安的关系,就得先说清淮阴和淮安的关系。

关于淮安-淮阴剪不断理还乱、相互纠缠不清的关系,笔者曾专文从整个历史的时间轴上将其做了梳理(欲了解详情请参看拙文:淮安淮阴之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在这里先摘其要者复述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看近代以来淮安-淮阴的关系,概括成下面几点也许能帮助域内外人理清一下思路:

这一区域有“三淮”,从东到西北依次为淮安县-淮阴市-淮阴县,演变至今则为淮安区-淮安市区(即清江浦区)-淮阴区(见下图);

如今的淮安市市中心区不在淮安区,而是位于原来的淮阴市市区,即现在的清江浦区,也就是说,市名虽由原来的淮阴市变为如今的淮安市,但地级市的治所未变,这是给很多的外地人造成地名困扰的主要原因;

淮阴市、淮阴县是由民国时期的淮阴县分置而成(开始时曾分置为清江市、淮阴县),所以在当地人的观念中最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应该得到尊重不能将淮安历史移植给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