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定意义来讲,奇书《金瓶梅》既是一部家庭伦理生活的风俗小说,也是一部社会经济小说。主人公西门庆除了贪淫好色之外,更是一个理财高手,仅仅用了七年时间便一跃成为清河县首富,至西门庆死时,其手中有流动资金二十万两白银,再加上他搜罗的各种古董、房产、铺子,其家产恐怕是一个天文数字。那么,如此荒淫之人是如何在大宋理财,短短时间便成为清河县首富的呢?我们一项项来分析。
西门庆的理财经:一、将祖产发扬光大,做“红顶商人”。
西门庆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并非什么破落户。他的父亲西门达常年奔走于四川、广西贩卖川贝、陈皮、蛇胆等药材,生意一直做得不错,并利用手中的药材资源开了一家生药铺,此铺子传到西门庆手中时,已经是清河县几十年老牌子的药铺了,而且买卖一直不错,所以他才会“有门面五间七进深”的大宅,这在清河县中绝对算得上是殷实人家。
西门庆接手药铺后,并没有对铺子的经营加以干涉,反而聘请了一名叫傅铭的人来管理,这就相当于现代企业中请了一名职业经理人一样专业。当然,西门庆也并非全部不管,起码每天晚上准时去铺子里与这位傅伙计核对账目,记录当日的收支情况。
生药铺的买卖虽然好,但西门庆并不满足。他深刻感受到在大宋朝做买卖如果没有官面上的照应,他这买卖就是无根之萍,因而想把自己买卖做大做强,必须要经营好官府的关系。于是他利用手中多余的银两买通了县衙中的各级官员,将自己的利益与官员们牢牢绑在了一起。
就这样,西门庆无论做什么买卖,再也没有了掣肘,整个清河县衙成为他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合作伙伴,以至于西门庆大放高利贷赚了个盆满钵满。他的影响力也不再限于商界,有人闻其威名专门找上门来请西门庆出面帮忙打官司。西门庆也答应的痛快:“成,您只要给钱打这场官司,我给您包了!”西门庆但凡说出这话,意味着这个官司必赢。久而久之,西门庆逐渐在清河县的政界取得了一席之地。
但是光有县里的人脉毕竟不牢靠,要想真正成为“人上人”,自己也得当官,这样不光能袒护自己的企业,更能利用官职进行敛财。
终于有一天西门庆等到一个机会。太师蔡京要做寿,还要广招义子以充门面,西门庆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于是通过层层关系找到了太师府的管家翟谦,翟谦暗示他预备厚礼。
于是西门庆舍重金打造了四个一尺多长的“捧寿银人”,另打造了两把纯金“寿壶”,又用和田玉雕刻寿桃式酒盅两个,外加大红蟒衣一套。
花了如此大的本钱去给蔡京当“义子”,西门庆可谓是大出血了,不过总算礼有所值,就连见过世面的老奸臣蔡京都觉得满意,所以在收下礼物之后,当场委任他为清河县提刑所副提刑,虽然此官品级不高,但在本地有着实打实的权力,西门庆可谓是一步登天,真正做了“红顶商人”。
西门庆的理财经:娶富婆赚家产
尽管西门庆守着自己的生药铺也能活得很滋润,可惜他并不是一个碌碌无为之人,虽然整日眠花宿柳,但谋事机深诡谲,一直盘算着如何成为真正的“人上人”。显然,光凭一间生药铺是不行的,再开分店的话市场消化不了,而且清河县地处偏僻,人群的消费能力又不强,所以干什么,怎样干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西门庆。
清河县虽然地处偏僻,但位置还是相对较好,起码是交通方便,离运河也不远,不管做其他资也好,还是盘活原有的固定资产也罢,那么必须要引入资本,这样方可使自己原本的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于是西门庆竟然脑洞大开:何不娶富婆进府?这人进了府,钱不也跟着进来了吗?如果这个富婆再走些姿色,那不就财色皆收了吗?
西门庆是个很务实之人,说干就干,马上找到曾介绍春梅进府的薛嫂,将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她。
薛嫂分分钟便给他想出一位来,谁呢?本县富婆孟玉楼。这孟玉楼可不简单,不久前丧夫成了寡妇,由于其丈夫开过布庄,所以给她留下不少财产,粗略算来有“木床两张、四季衣服无数、金银首饰无数、现银上千两”,这笔财产比之西门庆也不遑多让。更关键的是,薛嫂称这名娘子是“百里挑一,人长的水灵且小脚玲珑,有一双真正的三寸金莲,会做饭,还绣得一手好活,弹得一手好月琴”。
如此好的条件不就是西门庆所求吗?迫不及待的他第二天便找到能做主孟玉楼婚嫁的杨老太太,先奉上二百两纹银的见面礼,又承诺四时八节,以岳母礼待之。
杨老太太见西门庆人才出众,谈吐不俗,又如此知礼,是自家侄女难得的佳婿,自然点头同意。西门庆也怕夜长梦多,很快便把孟玉楼给娶进了府。
这次的婚姻让西门庆得了钱财还抱得美人归,自然喜不自胜。这次婚姻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决策是对的,也更加相信可以通过婚姻来进行敛财,所以在欢喜之余仍不满足,他在继续寻找下个目标。
钱财既然到手,先将门面功夫做了再说。西门庆将家中重新装饰了一番,又马不停蹄地将潘金莲给娶回了家,然后按照顺序将五房女人从大到小排了序,没人配了丫头,每月有固定时间发生活费,西门庆可谓是家道兴旺啊!不过,他并没有闲着,因为他又盯上了一个女人。
一日,邻居花子虚请西门庆赴宴,他欣然应约,就在这次宴会上他被花子虚的妻子李瓶儿所吸引,不久之后二人便勾搭成奸。原本西门庆只是图了李瓶儿的美貌,却不曾想这李瓶儿居然是富婆中的富婆。
李瓶儿本来就出身殷实之家,后被梁中书看中做了小妾,可没过多久梁中书死于战乱。李瓶儿又嫁给了皇宫花总管的侄子花子虚为妻。但这花子虚不成器,家中放着貌美如花的妻子不碰,却每天留恋于烟花柳巷,花总管就怕自己这个侄子不争气将家产败光,所以将家里的家当全部交给了李瓶儿掌管。
后来花家兄弟吃了官司,又得知李瓶儿的奸情被气得病倒,后终因“无钱医病”而亡。那么到底花子虚有没有钱呢?其实是有的。由于李瓶儿与西门庆早有奸情,便于半夜将手里掌握的财物隔墙递给了西门庆,整整递了三天,最后李瓶儿整理账目时,有“白银三千两、鸦青宝石两块、西洋大珍珠百粒、胡椒八十斤、沉香四十斤、水银两罐、珍贵衣料无数、名贵裘皮若干、宫廷珍贵首饰无数、房产两处、白蜡二百斤”。
西门庆看着这天量的财产自然欣喜万分,可他没有被这欣喜冲昏头脑。他打算将这部分财产流通起来,先是将花子虚的宅子与自家合并,修了一个大花园,又将对面乔家的房产高价买进,开办了当铺,接着又将李瓶儿的另一出房产开设了绸缎庄。西门庆的产业已经不限于生药铺了,而是进行多元化经营,建立了一个集团企业。
西门庆的理财经:以官谋私,以钱养官
西门庆靠着给蔡京当“义子”堂而皇之做了清河县的副提刑,一举从平民百姓成为宋王朝有编制的官员,这身份就有了实质性的转变,其住宅也成了“官宅”,夫人们也成了“官眷”,更与县令的关系也成为了“同僚”,西门庆已经实实在在踏入了宋朝的精英阶层。
学着其他官员一样,西门庆也开始了利用职权偷税漏税谋图私利,行贿受贿就更不必说了,《金瓶梅》中介绍此处时还专门费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一件事。
一日,蔡京的管家翟谦给西门庆写了一个条子,称新榜蔡状元和同科安进士要回乡探亲,要求西门庆接济此二人一些盘缠,另隐晦暗示这二人虽目下贫穷,但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西门庆看完条子后大喜,马上派专人出十里外迎接,又专门收拾了花园中的房子以备客用,甚至还找来男旦陪酒。此二人被迎到西门庆府中后被热情招待了一番,第二天走时还赠送了二人银两、绸缎,从此蔡状元和安进士成为西门庆的莫逆之交。
就是这次接待之后,西门庆家成为蔡京系贪官们的迎来送往之处。动辄有官员请客便给西门庆递下条子叫他预备酒席,各种各样的官员在此达成一个个肮脏的协议,西门庆居中也受益颇多。就拿蔡状元来说,回朝之后成了巡盐御史,便破例让西门庆贩卖私盐,更奇怪的是,一干大小官员竟都视而不见,甚至连税都免了去。
至此,西门庆已经有了生药铺、当铺、绸缎铺,不过他尤不知足。在绸缎铺生意兴隆的基础上,他又一鼓作气开了绒线铺。买卖越做越大,西门庆的心思便不在这普通的进货卖货上了,而且在本地批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自己生意的需求,怎么办呢?
西门庆颇有经营头脑,他立马想到长途贩运兼营批发。在古代,经商忌讳走长途,一来是因为路途遥远,恐遭不测;二来是官府层层盘剥,到最后所剩无几,得不偿失。但些因素对西门庆来说几乎是没有的,因为自己去杭州、湖州、苏州等地贩货用的是官船,土匪山贼不敢对官船下手,另外各级官员也不敢对蔡京的“义子”盘剥,所以长途贩运反而对西门庆来说是低成本高利润之事,再者自己掌握了货源,可以对其他竞争者形成压倒性优势,同时为自己开分店创造了机会。
就这样,西门庆的连锁绸缎庄很快开了起来,其产品辐射清河周边,就连运河边上的临清商人也闻风而至,来他这里进货。
至此,西门庆凭借自己的经营,是否大宋首富不敢说,但清河县首富却是肯定的。
结语
即便西门庆再有钱,他还是只享用了七年便一命呜呼。在《金瓶梅》中他并非武松所杀,而是纵欲过度而亡,一个男人在33岁的黄金年龄因纵欲过度而死,这不是作死又是什么?兰陵笑笑生让西门庆如此死法实是告诫世人:天不亡他他自亡,荒淫之后是毁灭,再多钱财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走茶凉再多的钱财也很快灰飞烟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