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指出,经过3到5年的努力,全市城市发展实现“两提升、两提高”的目标。两提升,即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到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万人左右。沙河、宁晋、清河、威县城区常住人口达到25万人以上,南宫、巨鹿、隆尧等县(市)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机制基本建立。城市经济水平提升。
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高,服务业主导作用明显增强,城市的经济势能和带动效应进一步提升,城市(县城以上)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0%左右。
两提高,即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中心城区、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得到理顺,城市管理、执法、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居住条件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扩大,地域、历史、特色文化逐步提高,现代城市治理体系逐步形成,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实现上述目标,要做到3个转变:城市发展观念从“见物不见人”向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从粗放式、外延式向集约型、内涵提升式转变;城市发展主体要从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向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转变。下大力气整治“四河”张古江要求,集中力量抓关键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活跃城市工作全局。突出龙头带动,在城市规划上做文章。突出方式创新,在城市管理和服务上提水平。转变城市管理方式,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提高城市安全系数。突出补齐短板,在城市建设上求突破。加快城市新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现代城市发展,突出抓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实现光纤进村入户,中心城区实现WiFi全覆盖。构建现代交通体系,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优化街区路网结构,重点放在提高支路网密度上。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进大容量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加气站、充电桩等设施建设,为推广新能源汽车和倡导绿色出行创造条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雨水自然渗透、自然净化,逐步解决“逢雨必涝”、“城市看海”问题。加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力度,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突出生态优先,在改善城市环境上下功夫。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洁净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全面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加强修复和保护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下大力气整治市区“四河”,通过退污还清,实施水系景观改造,重塑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景观。突出产城教融合,在城市发展上求跨越。按照“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产业转型示范区和冀中南物流枢纽城市”的功能定位,谋划城市经济,积极承接京津产业专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教育布局,小学高年级向乡镇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高中和职业教育等向园区集中,统筹建设和使用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教育的发展带动更多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守住根脉留住记忆张古江强调,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功能,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改革激发活力,破解城市发展瓶颈制约。抓紧落实居住证制度,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创造更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促进以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中村居民为重点的城市稳定就业定居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以科技激发动力,增强城市创新功能。以文化激发潜力,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精心打造开元顺德片区、顺德府衙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标志性街区,传承历史文化,守住城市根脉,留住城市记忆。各个县城也要突出自身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改变“千城一面”的现状,打造各具特色的小城市。张古江强调,城市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举足轻重,要切实加强对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领导城市工作的能力。要强化责任,转变作风,依法治理,为做好城市工作提供坚强保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