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清河早在宋、元时即连年战争,人口大量迁徙死亡。明朝洪武六年(年)清河县创编赋役黄册时,县治分为六里(社),每里(社)户,计人口户,人。建文年间,惠帝朱允炆与燕王朱棣进行了长达三年的“靖难之役”(俗称“燕王扫北”),南北双方沿清河至临清驿道展开拉锯战。年燕兵攻占广平府(清河属广平府辖),年占领应天府(今南京)后,朱棣即皇帝位,改年号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年改元为永乐元年。靖难之役后,直隶(今河北)一带田园荒芜、地旷人稀,清河沦为人口最少时期。
明建文四年(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大王庄(疑即今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居民王守中及王充德、王明德自发移民,迁居至广平府清河县王家庄。该村位于卫运河西岸,在县城东南三十五里。村庄建于明朝以前,原有三姓(许、郭、吴)居民,均遭战乱而绝。因无他姓居民,遂定村名为王家庄(今油坊镇北王庄)。
明永乐二年(年)9月,第一批山西移民迁居清河。永乐十五年(年)5月,山西平阳、洪洞、大同等府州县移民第二批迁居清河。王家庄王氏是建文年间自发移民清河的山东移民之一,王守中乃王氏迁清始祖。比清河的山西移民早二至十五年。清河东部尤其是运河沿岸附近村庄,基本上都是山东移民,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几百年来,运河西岸清河境内风俗习惯基本与鲁西北地区一致,这是不同于清河西部山西移民的特征。通过两次大规模移民,休养生息,到了嘉靖元年(年)时,清河县县治已由六里(社)增为八社(屯),每社(屯)户,计人口户,人。
明成化年间(-年),王守中之孙王迪勤劳经营,富甲一方,且又好善乐施、疏财重义。王迪筹建了清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崇兴寺,捐献了王氏本家老茔东侧、运河左岸自家田地开工建设。承担了全部建设资金,布施了大量田产以供奉寺庙日常用度。并在寺后高台之上建玉皇阁。崇兴寺竣工后,僧人勒石刻碑,记述迪公伟业壮举,并供奉迪公牌位香火(置主拜供)。
岁月交替,斗转星移。明嘉靖年间(-年),王守中五世孙王景山(王迪之孙,号北楼,授恩寿官七品冠带,诰赠文林郎,享年九十三岁),迁往王家庄村东南、运河西岸官方驿道旁开设榨油房。带动王氏家族部分人家相继南迁,再后李姓、宋姓等外地移民亦迁此定居,逐渐发展成村,于是“油坊(房)”遂成村名。王景山是在油坊开设榨油作坊的第一人,是油坊村的开创者。
明朝隆庆年间(-年),为充分利用好大运河,繁荣贸易,促进货物流通,便利客商往来,油坊在运河西岸筑建航运码头,修建抗洪护堤险工,兴修水利、灌溉农田。为沟通运河两岸交流,还在油坊码头附近修建渡口,每日摆渡利民。
万历初年,油坊村因占据水、陆要道(卫运河油坊码头和清河至临清陆路官方驿道),作坊、店铺林立,集市逢一、六大集,吸纳集聚运河边尤其是河东岸鲁西北地区民众前来贸易交流。且北有崇兴寺,南有真武庙、观音庙、奶奶庙、秦公祠等名胜,每年三月初六、四月初六、九月二十六为传统庙会,吸引着四面八方周围几县的看客。可以说商贾云集、繁荣兴盛,故被称为油坊(房)集。
后来,油坊集村南又有一村称王家庄。为区别两个王家庄,按地域特征,人们将油坊南之村称为南王庄,油坊北之村称为北王庄。
自王氏迁居清河王家庄,久而久之,人丁渐繁,门户渐众。所居村庄由王家庄(北王庄)一村逐渐扩展到油坊村、戴家屯、双阜庄、柳庄、劝礼、唐口、孝义屯等村,有的迁到了运河东岸北口、南口、邢庄、双庙、杨庄以及沧州穆官屯等村庄。特别是油坊集,借助于油坊码头优势,经过明清两朝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外地客商定居油坊经商的数量持续增加。这时的大运河,是一条维系国家生命线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当时商贾往来,御河远帆,官称“漕运”。北煤南运,南粮北运。明朝嘉靖皇帝、清朝康熙和乾隆皇帝等多次经运河坐船下江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明、清两个朝代都依仗大运河来维系京城的粮食和物资供应。正是有了大运河的畅通无阻,才有了北京紫禁城的辉煌繁荣。
清朝时期,清河县仍隶属广平府管辖。康熙(-年)末期,油坊集已成为大运河临清以北,德州以南,最有影响力的商埠重镇,众望所归地改称为油坊镇。
乾隆年间(-年)的油坊镇,是大运河上远近闻名的大码头、大商埠。外省外地客商只知油坊,不知清河。此时油坊码头已建设成拥有客运码头一处、货运码头六处,摆渡口两处;镇上市井繁荣,客商云集;还新建了承露庵、王氏家庙、山西会馆、大戏楼、二衙门(清代县丞衙署)等建筑。在居住区域上也基本形成“南王北宋东街李”的大姓氏布局。所谓王姓就是王家庄始迁祖王守中的后裔,是油坊第一大姓氏。后来两个摆渡口东岸分别形成了两个小村庄:北口和南口,至今犹存。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油坊镇的区位优势仍十分突出:虽然不是县城,但与县城驻地葛仙庄同时被批准为建制镇;全县的重要生产资料和国计民生物资粮食、煤炭、日用品的运输基本全靠油坊码头中转,辐射威县、南宫、故城、夏津等地,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区域商贸中心和货物商品集散地;油坊的名胜古迹、店铺、作坊、建筑在清河都是首屈一指的。所以,油坊早就有“清河的小上海”之美誉。可惜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运河水越来越少,逐渐出现断流。水运也由此荒弃,成为历史。油坊经济,渐入低谷。
四十年来,悠悠大运河,河道尚在,流水不再;默默古码头,船只无踪,客货无影。作为伴随大运河航运而繁荣的历史古镇,油坊镇沿河一带村庄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弥漫着遥远的齐鲁气息。在新世纪新时代,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国家和有关省份再次启动了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南水北调工程的调研,沿岸商埠码头、水利工程、险工、堤坝、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发掘保护也已提到议事日程。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清河濒临的大运河北段通水、通航、文化旅游开发都是有可能实现的!运河的昔日繁荣不仅可以再现,而且肯定超越历史,创造新的辉煌,我们将都是建设者、见证者。
向运河致敬!向油坊致敬!也向油坊王氏致敬!
来源:方志清河
◆◆◆◆◆
点击下方蓝字"阅读原文"查看发布更多清河信息
今日清河
有速度的资讯/有温度的故事/有思想的评论
免责声明
《今日清河》致力于打造清河有速度的资讯、有温度的故事和有思想的评论。以上内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热:提供话题和线索。今日清河,与您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