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的特色食品——武氏烧饼
文/温立军(河北)
武氏烧饼,始源于北宋景佑年间,始称“炊饼”后改称“武大郎烧饼”。因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描述而名扬四海。武大郎烧饼金黄酥香,造型美观,诱人食欲。多年来,经过历代厨师们的不断创新与改进,使之拥有独特的油而不腻,口感柔和,入口即融,鲜香可口。既是传统美食,又是老百姓餐桌上的普通食品。
制作武氏烧饼的主料有:发酵面团,花椒盐,熟油,糖稀,白芝麻。制作方法:先把发酵好的面团揉成一个个的小剂子,再把小剂子擀成薄片,刷上一层熟油,再撒上花椒盐,从一边开始卷,最后再揉成圆形擀成饼,一面刷上糖稀,撒上白芝麻。一个饼坯就算制作好了,甭看说起来这么啰嗦,烧饼师傅制作起来很快的,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接下来就是烤烧饼了,传统的烤炉有些特殊,上面似一口倒扣的锅,中间有个隔断,下面有一个烧木柴的炉膛,在下面加热,锅热了以后把烧饼一个个从里面贴到倒扣的锅上,此时才能见真功夫,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做不了这个动作,烧饼是悬挂在锅上烤,不能烤糊也不能掉下来。火候由打烧饼的师傅掌握。烤好的烧饼都有正反面,这也是有别于其他烧饼的地方。最后出锅的时候,师傅会把两个烧饼的背面贴在一起,有糖稀芝麻的一面朝外,所以,正宗的武氏烧饼都是一对一对的。
武氏烧饼嚼起来有一种特殊的韧劲,既有花椒盐的咸香味,经过烤制,糖稀还会有一种特别香甜的味道诱人食欲,吃过的人都会念念不忘。
小时候过麦天忙了,顾不上做饭,大人就会叫孩子提一篮新打下来的麦子去换烧饼,回家就着一把小葱,就是一顿最好的美食。不过现在由于制作工艺的改良了,大都改成了电饼铛加工,很少见到正宗的武氏烧饼了。
上次回清河老家,正赶上油坊三月庙会,见到一位上了年纪的师傅正在用传统工艺烤烧饼,销路非常好,周围围着好几个人等着买,每出一炉都有人立刻买走,看来喜欢传统美食的还是大有人在。等到人群散去后,央求师傅为我单烤了一炉,连同别人买剩下的几个,一块包圆儿了。
总编:张同辉
作者简介
温立军,网名“温暖如春”。出生于河北省清河县,“六0”后,医务工作者。自幼喜欢文学,喜欢无拘无束的幻想,喜欢享受优美文字带来的快感。
《作家地带》
温馨提示
我们需要的稿件:
一、所投稿件需是本人原创,尚未在其他平台发表。因稿件著作权引发的纠纷,由作者自行负担。
二、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稿件内容不得含有违法或其他有碍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否则引发的法律责任由投稿人承担。
三、为提高稿件发布效果,平台编辑可能在忠于原创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适当修改,如果您不同意修改,请在投稿邮件中注明。
四、鼓励文学创新,扶持文学新人。
五、体裁以诗歌、散文(含随笔、杂文、书评等)、短篇小说等作品为主。
六、投稿请附百字左右作者简介。
七、投稿前,请务必添加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