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an们历史悠久的房山
有这样一个神奇的村子
它是一个成村于嘉庆年间的古村落
在与它隔街相望的地方
却又属于河北省
这样一个横跨房山、河北的村子
你们听说过嘛???
▲村中的石墩子是京冀两地的分界线
房山的杨户屯村与
河北的杨胡屯村
这两个地方虽然属于不同的地区但是从它们仅有一字之差的名字中不难看出这绝对是关系密切的两个地方本来同属一个村落的两个地区到底为什么会最终分属两地呢?位于河北的杨胡屯杨胡屯村隶属河北省,它与房山区琉璃河镇的杨户屯村仅隔着一道街,杨胡屯在西边,杨户屯在东边,一东一西,习惯上称西杨胡屯和东杨户屯。
如果要想弄清楚琉璃河镇的“杨户屯”是如何形成的,就得先了解这仅一街之隔的杨胡屯的来历。
据房山文史专家杨亦武老师介绍,在清代嘉庆六年,北京地区暴雨成灾,连续一个多月的水灾,导致北京地区甚至河北地区各大河流暴涨,继而造成了永定河和大清河河堤的垮塌,以至于附近一带多个县中的90个县都被淹没,老百姓们流离失所。在这一背景下,定兴县黄家府一位叫杨和亮的人,便携着夫人北上逃荒,来到了杨胡屯村投奔了岳父家,并在杨胡屯村东的不远处,盖了一座坐北向南两进院的四合院,定居于此,这也就是“杨户屯”村的前身。
杨户屯与杨胡屯,原为一个村在石楼镇贾公祠中的碑文里,我们能找到一段有关于杨胡屯村的历史记载。据专家杨亦武老师讲述,在一块嘉庆二十三年的碑后记录着捐资者的姓名,其中记载着“杨胡屯杨福全捐款两千钱”。杨福全是杨和亮的第三个儿子,从捐资修祠看,杨家迁居杨胡屯后,第二代在岳父关家的扶持下家势好转,逐渐成为了富裕人家。延伸阅读从“杨胡屯”村名看,今天的“杨户屯”当年原本属于杨胡屯,并没有独立成村。杨家在杨胡屯村东定居下来后,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都只有这一户人家。后来随着更多姓氏的人家迁入,这里才并慢慢形成规模,变成了如今的杨户屯村。
杨户屯村的形成过程杨户屯村形成初期,人口并不多。在杨和亮一家落户后,一直到七十七年以后才有了第二个住户——王氏。据杨亦武介绍,王氏是从韩村河镇五侯村迁居至此,在又过了很长一段时期后,这里才有了第三个住户——从河北省东仙坡迁居过来的刘氏,此时距离杨和亮一家落户,已过去年。在清代将近结束的时候,这里又迎来了第四个住户——靳氏。经过历史沧桑的不断洗礼变迁,杨姓和陆续迁及的几姓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直到民国时期,在民国政府重新登记户籍的时候,才发现在杨胡屯村东的这个地方,已经自然形成了一个小的集体村落,于是便把它单独成立了一个村。又因是杨姓最早到这来的,所以名为杨户屯。虽相隔一条街,却亲如一家人年杨户屯正式划分为北京市范围。自此以后杨胡屯为河北省,而杨户屯为北京市。一道之隔却是两个不同省市。尽管划分在不同区域却并没有分割村民之间的情谊。虽然杨户屯村形成的时间不长,但是所凝结的历史文化却是十分璀璨。正所谓,隔道不隔心,人文本一脉。虽然杨户屯村和杨胡屯村隔着一条街道,被划为了两个村庄,但这里的村民依旧亲如一家人。素材来源:文化房山、京西、百度贴吧-房山吧
转载自:青春房山
本篇内容所有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
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