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西尖塚村的回忆
TUhjnbcbe - 2021/4/1 15:46:00
尖塚,约有多年的历史。据《临西县志》记载,战国时此地为赵国的边防要地,为防御东面的齐国入侵,在村南筑一烽火台,登台瞭望。夜晚举火,白日放烟,用以传递军情。日久,烽火台荒废,成为高大的尖土丘,形似墓塚,故取名尖塚。公元年即明朝弘治二年,尖塚曾升为镇,称尖塚镇。清朝光绪年间,东西分治,分别称东尖塚和西尖塚。分治以来,两村群众一直和睦相处不分你我,通亲交友者甚多。不过这里主要介绍西尖塚的情况。西尖塚濒临卫运河,主要街道为东西走向,多亩耕地、多口人,建有车船码头,是运河沿岸的著名古镇。当时,舟船来往不断,商贾如云。药铺、饭店、医院、学校、供销社、邮政所、粮站、戏院、澡堂等应有尽有。它们承载着西尖塚许多功臣、艺人、能人的事迹。另外,在与老年人座谈中提到的“罗庄顶”“古墓”等,这些人和事就形成了,西尖塚村的历史和文化。一个村庄的历史和文化即是这个村庄的灵魂。人们对自己的家乡都有很多美好的记忆。“一京二卫三尖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再数就是尖塚集上”这些戏说虽

荒诞滑稽,但是,却说明了当时尖塚的繁荣和尖塚人的自豪,也反映了尖塚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文化。为了继承和发扬这种历史和文化,整理过程中,本着大事求真实、好事不漏掉、小事讲可读的原则。时限,大体为解放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文中资料来源,主要靠回忆。查阅县志、水利志、交通志等。

昔日繁荣

尖塚,位于临西县东南端,南面处于邢台市和邯郸市的

交界处,东面紧邻卫运河,与山东临清市的烟店镇隔河相望。

昔日的尖塚,是方圆百里的经济文化中心,相当繁华。在这

当中,码头、搬运工会、学校、供销社、戏院、医院、粮站

以及所有的临街店铺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尖塚码头在交通极不发达的过去,水上运输显得极

为重要。那时既没有柏油路也没有水泥路,就连顺畅好走的

土路也很少,赶上雨雪天气别说赶车运货,就是单行人也很

难。我们尖塚紧靠卫运河,东面与山东临清烟店镇的孟口村、

王集村仅一河之隔,有繁华的水路码头。当地需要的白灰、

木材、煤炭等要靠水路运来,需要外销的粮食、棉花等要靠

水路运走,是方圆百里的物资集散中心。尖塚码头就成了远

近闻名的重要码头。

据有关资料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将大运河截弯取直,弃

弓走弦,中间的部分从洛阳移至山东境内。元代直线的京杭

大运河代替了隋唐弧形的京杭大运河。卫运河是大运河的下

段,其上游是漳河和卫河,漳河、卫河在馆陶县徐万仓汇流,

汇流后称卫运河。它是一条通航、防洪、灌溉综合利用的河

道,曾是沿河人民经济生活的命脉。据传,隋炀帝三次御驾

亲征打高丽都是经运河北去的,其中一次他带的一个妃子死

在船上,就葬在尖塚一带。河运兴于金代、元代,盛于明清

时期。自清康熙47年(公元年)后的多年间是尖

塚码头极盛时期。乾隆多次下江南都是途经运河行进的。

卫运河航运兴盛,尖塚因“顺河迎流、单堤陡岸”的地

理优势逐渐成为较大的码头重镇。当时的码头位于正对西尖

塚的东西大街略偏南的位置(卫运河在码头北边约百十米的

地方折向东流,拐弯处的大堤筑成石坝,石坝处对着东尖塚

的南北大街),码头南北有二、三里地长,堤外货场占地达

多亩。传说,何寺村建何寺庙时就是用船从南方运来的

木材,卸下的木材占用货场40多亩。清代航运更加繁忙,

满载木材、煤炭、白灰、瓷器、石材、粮食、棉花、山货、

鸡蛋等货物的船只往来不断,

码头上每天都有等待装卸的船

只,多的时候要等6、7天,已卸的和待装的货物在货场上

堆积如山,加之纤夫的号子、船上的白帆,真是如诗如画,

热闹非凡。由于航运的繁荣,很多商号掛秤收购棉花、小麦

以及鸡蛋等副食品,运至北京、天津等地贩卖(当时打包加

工棉花在尖塚已形成规模)。曲周、邱县、南宫、广宗、威

县等地的商家也纷纷来尖塚装船、卸货。不仅当地人在尖塚

开店设号,还引来了济南、天津、临清等地商人前来经商,

以致形成大街上店铺林立,货物丰盈、繁华兴旺。店铺分别

有桐城、齐鲁、世兴、义利堂、三义合、聚丰城、信立、德

瑞昌等商号,有容纳千余人的戏园子、有药店、邮政所、瓷

器店、季家杂货店、黑铺兴肉铺、于家茶馆、王火烧铺、李

泰祥理发店、王家马车店、鲍家木料场等不下百余家。大街

之上,白天人来客往车水马龙,夜晚灯火通明形同白昼。有

些商号,比如贺伍庄的“义利堂”、济南的“聚丰城”、山西

徐化斋的“世兴”等商铺都兴盛多年。为满足群众物质文化

的需要,尖塚每年设有三个古会,

即农历三月三、四月初八

或十八(四月芒种在初八、五月芒种在十八)、九月二十八;

每五天有两个集日,即农历的四、九为大集,一、六为小集。

每逢集日特别是大集,卖布的、卖粮食的、卖木材苇箔的,

卖馍馍大饼的、卖豆腐脑的、卖扁食的布棚一个接一个,卖

箩筐草篮子的、卖瓜果花生的应有尽有,地摊连绵几里远,

棉花市一直摆满王家胡同,从早晨到日落总是人山人海。

码头、店铺、古会、集日融为一体,船来车往,商贾云

集,市井繁华,生意兴隆,使尖塚成为方圆上百里的经济文

化中心。当时人们戏称“小天津”、“一京二卫三尖塚”,是

有一定道理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卫运河上游修建了

岳城水库使航运能力丧失,到年码头

关闭,结束了码头的辉煌历史。不过,

年春尖塚公社窑厂烧的砖还能用船销往天

津,当时我为几个同志在运砖的拖船上

(照了相,见图。图中人物分别是郭金斗、杨同江、张延凯),

背影处的暗点是跃进闸,此照片成了昔日码头的一份

见证。搬运工会(注:村民把装卸船只的工人队伍俗称搬

运工会,把工人开会、议事的一个院落也称作工会)尖塚码

头催生了尖塚搬运工人的队伍,明清时期,尖塚码头,有完

整的搬运队伍,清朝后期至民国年间,国势衰减,水利失修,

码头运营大受影响。年9月临清获得解放,年3

月,冀南行署在临清成立了卫运河河务局,负责卫运河的河

道治理和航运工作。年3月临清多名码头工人欢庆

翻身成立了工会,年临清县在尖塚码头成立搬运工会,

当时尖塚工会有多人,分4个队,16个小组,并建成了

有16间(俗称对八间)房屋的独立院落,作为工会组织的

活动场所。年国家困难时期尖塚工会只剩下30多人。

年尖塚划为临西县后,尖塚搬运工会受临西交通局领导

(西尖塚的搬运工人有马金堂、王金增、许中信、杨振海、

杨德山、刘德瑞、郭兴臣、郭长瑞、赵吉祥、关桂芳等)。

尖塚码头关闭后,尖塚搬运站搬到河西(老大桥南边)。—

—想当年,船来车往,他们扛包抬筐,健步如飞,威武雄壮;

至如今,结束了在尖塚码头的历史使命。搬运队伍搬到河西

后仍负责码头的装卸,年在此基础上成立搬运社,

年搬运社迁到河西镇大米庄附近,占地7亩、房屋50多间。

由于卫运河水位逐年下降,河西码头关闭,搬运社另谋新路,

变装卸为运输,他们自己动手组装了汽车、购买了小型拖拉

机,改变了靠体力装卸的历史。年8月搬运社改称搬运

公司。尖塚戏院戏院位于集市的中心地带,坐西朝东,西

邻是修配厂,门前是个小广场。戏院东西长约50多米(包

括舞台),南北约30米,钉着一排排的木凳,供观众坐,能

容纳近千人。南侧是跨院,跨院西头通后台。跨院有一排南

房,供剧团食宿用。大门处有两间二层小楼,供戏院办公用。

大门外是一个小广场,南北宽约15米,东西长约20多米。

小广场北侧分别有吴姓、吕姓宅院,小广场东首紧连着通往

菜市的南北街,每逢集日小广场便是自行车交易市场。戏院

虽不算高档,但在当时却是一座很显眼的建筑,宽大的门脸,

上书“尖塚戏院”,为方圆百里仅有。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

初期都曾红极一时。那时看戏是群众比较上档次的娱乐方

式,逢年过节都有剧团演出,逢到古会最多时一天三场。京

剧、河南豫剧、曲剧,河北梆子,评剧等都在此唱红过。《秦

香莲》《宝莲灯》《桃花庵》《红娘》《白蛇传》《花木兰》《挑

滑车》《穆桂英挂帅》等剧目都很受欢迎。有的剧团一次能

唱一个多月才换台口。剧团普遍认为尖塚人懂戏、热情,很

乐意来尖塚演出。村民肖庆荣同志曾参与戏院子的管理工作

多年,在接待剧团、安排演出等方面很有经验,他为戏院子

的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

汽灯尖塚戏院有剧团演出时多在舞台前方的左右各

挂一盏汽灯,有时在戏院门口也高悬一盏以招揽观众。一般

打一次汽只能用一个小时左右,所以管理人员要在剧中休息

时,落下来,再打一次气。由于见得少,稀罕,所以看看给

汽灯打气,也不亚于看演出。汽灯就是给点煤油的“洋灯”

加一个储气仓,利用喷雾,点燃下面网罩,发出强烈的光并

发出呼呼的响声。那时没有电,用汽灯也算是一奇。

尖塚的社直部门

由于尖塚村子大、人口多,是大集镇,交通相对方便,

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都有优势,又是公社驻地,所以很多县

直单位都在尖塚设立了自己的职能部门。比如供销社、粮站

邮政所、医院、尖塚中学、尖塚变电站、尖塚扬水站、

尖塚修配厂、税务所、市场管理所等单位。这些社直部门中,

有的虽不在西尖塚地盘上,但在方便群众、服务生产,促进

繁荣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样留下了令人难忘的记忆。

尖塚供销社全称是尖塚基层供销社,在全县基层供

销社中规模最大。东西大街北面、自大堤向西,依次是供销

社的酱菜门市、饭店、百货门市、布匹门市、生产资料门市、

尖塚邮政所等。东西大街往南拐也多是供销社的门市,两侧

分别是茶馆、杆秤门市、废品收购站、饭店、黑白灰供应站、

屠宰场等。在计划经济的时代,这些门市都很气派,很有人

气。外村人包括本村人,即便不买东西也愿意到里面转一转,

好像现在的旅游景点一样。尖塚粮站坐落在东西大街西头

路北,占地十几亩,院内曾有三个圆形大粮仓,后来改建成

红砖瓦房大粮仓。它负责粮食的统购统销和非农业人口的粮

油供应。夏秋两季缴收公粮的时候,地排车、马车来来往往

非常繁忙。尖塚邮政所坐落在东西大街北面偏西,门市不大但

顾客很多,因为附近几十里仅此一家。那时信息传递只能来

这里邮寄信件、拍发电报、投递包裹,来往的群众络绎不绝。

尖塚中学坐落在东尖塚南北大街中段路东,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学校相当可观。曾设有初中班四个,高中班两个,

大部分是住校生。学校环境优雅,夜自习用灯棍照明。有公办

和民办教师近20人,学生多人。教师队伍整齐,教学力

量很强,在全县位列前茅。

图为

年春欢送杨宝玉中心校长、陈宗奎老师去工厂锻炼时部

分教师合影。图中其他人物分别是李德宝联合校长、董春泽、

郭福祥、刘青河、孫景良、张一鸣、赵树刚、王兴奎、宋之

学贫管会代表、王金环、修宗莲、江玉萍、陈秀芳。

医院坐落在村东紧靠大堤处,东邻跃进渠和扬

水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医院。医院

科室较为齐全,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放射科、化

验室等,有病床30多张,外科、眼科、妇产科的技术水平

医院。当时,病号多、人气旺。

尖塚扬水站和跃进闸在村东,紧靠大堤,属于大型

国营扬水站,同时修建了引水闸。因为该闸建于年,

故被命名为“跃进闸”(年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落实建设

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实行大跃进)。扬水站担负着临西、威

县的多个村子的灌溉任务。

尖塚变电站为了提高尖塚扬水站的提水能力,

年上级又决定修建了变电站。变电站既方便了群众生活、又

促进了农业生产。

唯一给尖冢人留下移不动的尖庄扬水站

街巷、集市和店铺

集市尖塚的集市相当大,方圆百里的群众都来赶集。

每逢大集(四、九)头一天就有买卖人摆摊占位,集日这天

的买卖要到太阳西下才能结束。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是集市

中心,棉布市场在东西大街西头即从搬运工会到粮站附近,

菜市场和粮食市场在南北街南头往西拐一直到粮站南头,年

集的鞭炮市场在西南角大堤坡附近。鞭炮市场是男孩子最爱

去的地方,卖炮人手持竹竿挂上鞭炮大声吆喝,有的赤膊上

阵、声嘶力竭,一边放,一边吹嘘自己,热闹得很。平日集

上打把式卖艺的,套圈的,拉洋片的、说书的、卖面食的、

卖干鲜果的、卖罗头簸萁杈把扫帚的样样俱全。

高家豁村西头通往西部村庄的一个主要路口。早年,

这一带主要由高姓家族聚居,当时高家又有一个比较有名的

绅士叫高殿世,所以这里被称作高家豁。高家现在已延续十

五六辈、一百多口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进尖塚大肆

烧杀发生九月二十八惨案时,群众在高家豁用木头挡住了日

本鬼子的汽车,减少了西尖塚一定损失。

玉皇庙据老人们讲,当初西尖塚村先修盖了奶奶庙,

地址在村民郭庆先、肖树青住宅附近。后来又修盖了玉皇庙。

玉皇庙旧址在村民邵福利住宅附近、约占地三四分左右。当

时这两座庙的香客络绎不绝,很是兴盛。

王守业、赵文友、李振清口述,刘百启整理。

苏家井早年,尖塚村聚居的人家主要有三大姓,即

鲍姓、苏姓和米姓,鲍姓主要分布在村东、苏姓在村中部、

米姓在村西。经三姓人协商在村子中部打一口水井,故称苏

家井。由于时代变迁,米姓和苏姓人家大都迁离了尖塚。

季家杂货店上世纪20年代,我祖母领着我伯父和我

父亲从河南搬迁来到尖塚落居。后来祖母病故,我伯父迁至

吉林省,我父亲季保安为了养家开起了杂货店,故称季家杂

货店。经营烟酒糖茶、日用百货、丧葬用品等等,杂货齐全、

货真价实、生意兴隆,买卖不大却起到了方便群众的作用。

我们家紧靠大堤,在街北面,门前有一棵大槐树。文化大革

命运动中杂货店关门消失。

四合店前身是马车店,在尖塚戏院南侧、坐西朝东、

大门临街。有姜文彬、郭文印、郭俊汝、王金明四人合办,

故称四合店。原来只是为赶车过往的客商提供食宿,后来将

临街门脸改为饭店,后大院仍供客商住宿。饭店门口经常挂

着上百斤的大鲶鱼,十斤八斤的大鲤鱼更是常见。饭店经营

的名菜有红烧鲶鱼条、爆炒鲤鱼花、红烧肉、白丸子、炸里

脊以及各种素菜;主食有馒头、火烧、大包、水煎包、水饺

等,风味独特、物美价廉。

文化和教育

西尖塚曾有一个红极一时的俱乐部,它活跃在四邻八

村,深受群众欢迎;有为群众服务的杠会;有强身健体的架

子班;有活跃文化生活的剧团、杂技团、电影放映队。它们

都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剧团解放初期,广大群众

翻身得解放,精神面貌焕

然一新,迫切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为了满足群众的精神需

要,西尖塚村自发组织了业余剧团。以唱京剧为主,主要演

员有杨全录、刘文修、张贞林、张计文、刘瑞昌、高金堂、

常青河、张百顺等,刘文修扮演青衣、张贞林扮演武生。他

们演出的水平很高,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俱乐部七十年代,村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俱乐部,

主要唱豫剧和京剧,有时也唱河北梆子和歌剧。琴师、乐队、

生角、青衣、旦角全有,琴师有王立德、郭金凯、郭文启等,

乐队有张继文、高金堂、张百顺等,主要演员有刘秀莲、姜

春兰、杨秀兰、杨广兰、王兴菊、刘宜华、刘玉章、邢先芳、

孙海云、刘宜民、闫书启等,除演出戏曲、歌舞等文艺节目

外,还经常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时就根据政治形势

需要,自编节目。由于节目喜闻乐见、演出水平高,多次代

表公社参加全县的演出,经常应邀到邻近乡村进行宣传,提

到西尖塚俱乐部大家都交口称赞。

俱乐部成员刘秀莲和王兴菊还先后考入县豫剧团。

俱乐部成员刘宜华扮演郭建光的故事值得一提。刘宜华

很喜欢现代京剧《沙家浜》里郭建光这个角色,当时他在生

产队赶小驴车负责运输,经常坐在小驴车上练习唱腔,拉的

货物重了步行赶车也要练唱,兴致上来,干脆停下车来就在

路边连唱加动作地“彩排”一阵子。由于练习的刻苦认真,

他把郭建光演活了,群众非常喜欢看。

杂技团葛振明一家在七八十年代曾组织了以家庭

成员为主的杂技团,演员近20人。杂技节目丰富多彩,踩

钢丝、断钢丝、劈砖、水流星、柔术叼花、杂耍等等,在附

近县城和乡村经常演出,传播了文化、活跃了生活,深受群

众欢迎。演员中刘金宝是杰出者之一。他不仅刻苦自学还不

断到外地拜师学艺,掌握了很高的杂技水平,成了邢台市杂

技团的一名专业演员。

电影放映队家父年金箱和东尖塚的蒋贵臣组成的放

映队是全公社唯一的、全县最早的、也是最受欢迎的放映队

之一。他们成年累月活跃在全公社各个村庄,有时一晚要连

续演两三场,跑片放映。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广大群众

享受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受到了教育,提高了思想文化水平。

后来,由于父亲年龄大了,我接替他做了电影放映工作。

早期教育在旧社会,广大农民绝大多数是文盲,妇

女们更是睁眼大瞎子。解放后,随着社会的稳定和农业的发

展,农民们学文化、学知识的欲望非常高,送子女入学念书、

办夜校、扫文盲蔚然成风。学文化、长知识也是各级政府的

重要任务。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农村文化教育,广大农村纷纷

建立学校,让少年儿童全部入学读书。我们西尖塚也很快办

起了学校,校址当时设在张家(张家被划为地主成分并且全

家人都在外地)。大约有六七十个学生,分三四个班。任教

的先后有王世学、郭福祥、韩连功、李圈村的李耀忠、曲庄

村的刘兴明老师等。学生认真学,老师认真教,情绪特别高

涨。除此以外还大办农民夜校扫除文盲。在农闲季节利用晚

上把不识字的青壮年组织起来,利用小学的教室,按照国家

统一印发的识字课本由有文化的人义务为大家讲课。有的人

白天也学,他们积极性很高,相互请教、互帮互学,文化知

识提高很快。很多人成了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

年,国家根据山东省的两个教师(一个姓侯一个姓

王)的建议(当时称“侯王建议”),农村公办小学全部下放

到大队为民办,原有小学公办教师的工资改为工分,改革开

放后积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这部分教师的待遇改回公办,

重新实行了工资制。

洪拳高手刘瑞昌他生于年3月。他少年时期

天真活泼、酷爱武术。他伙同于建亭、杨全路、李奎录一块

习练洪拳,还练就了过硬的气功。

一次,旧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在济南设擂比武、招募

武术精英,刘瑞昌便伙同于建亭、杨全路前往济南打擂、一

试身手。刘瑞昌年富力强、武艺精湛、表现出色,荣获“天

龙宝剑”一把,上有“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赠”字样,宝

剑至今尚在。

刘瑞昌晚年招收了本村及孟口、烟店、唐元等地徒弟十

几人,其中有刘金宝、刘冠臣、乔培服等,他们大都在武术

方面有所建树。

刘瑞昌年病故,享年78岁。

照相和照相馆家母六十年代就在西尖塚经营照相

馆,到我们这一代照相已几十年了。现在,手握相机或手机,

轻轻一按,一张照片就诞生了。数码时代的到来使照相成了

一件简单的事情。随着岁月的流逝,过去的老照片也成了宝

贝。老照片定格的瞬间是珍贵的,岁月会改变照片的颜色但

那时的画面却永远难忘。仿佛时间又把思绪带回从前,每一

张老照片都有它的故事。翻翻自家的老照片和彩色新照片,

每张照片所定格的瞬间都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历史变迁

中一段珍贵的历史,一段美好的回忆。一个家庭的相册就是

一个家庭变迁的历史记录,以小见大,其中也无不显露着身

边社会的发展轨迹。我们从事照相多年,以前的照片都是黑

白色的,如果想要彩色的,人们就要用笔蘸上颜色一点一点

地“画”上去。不少摄影爱好者,拍摄了不少照片,都是自

己动手自己干,从买胶卷、相纸到照相、冲卷、印相,全是

自己一手操作。不过因为某些原因很多老照片没有得到很好

保存,这也成了他们的遗憾。过去那时候拍照的背景很少,

更多的时候还需要用布景作陪衬。而现在就不同了,美景到

处都是,相机、手机家家都有,人人都会拍照,我们的生活

都逐渐由“黑白”变成“彩色”,这就是进步。

童年趣事

小人书提起小人书,真是非常亲切,那是我们人生之

中最初的精神食粮。我们就是通过小人书认识了孙悟空、鲁

智深、张飞、林黛玉这些古典名著中的人物的,通过小人书

爱上了岳飞恨死了秦桧,熟悉了江姐和双枪老太婆,学习了

欧阳海理解了高玉宝。从心里和哪吒、葫芦娃、小兵张嘎、

小英雄雨来等交上了朋友,知道了大科学家爱迪生、爱因斯

坦,知道了连走路都在思考难题的数学家华罗庚……通过小

人书,我们知道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善良什么是爱

国,小人书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快乐,也教会了我们很多很

多,我们就是伴着小人书成长起来的。看小人书的时光是非

常欢乐的,即使心中有烦恼有忧愁,一捧起小人书,心头所

有的阴云马上就会消散,而小人书就是那驱散阴霾的灿烂阳

光。只是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事的消磨,小人书才慢慢

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打瓦儿打瓦儿一般都是在冬天。农忙过去,大人们

清闲下来,孩子们也都轻松了,便聚在一起打瓦。打瓦儿用

的瓦儿,一般都是破碗、破盆的瓦片。

打瓦儿算是一种竞技,俩人以上就能玩。人多了可以分

家,两个人一家、三个人一家都可以。

玩时先将大瓦儿立起来,然后在远处画一条线,远近可

根据大、小孩子定。之后在这条线与大瓦儿之间画四条线,

每条线都称为杠,分一杠二杠三杠四杠五杠。谁先打谁后打

用抽抽的方式解决。有几家就弄几根长短不一的小木棍作

抽,由一人攥在手里,只露出棍的头,让其他人抽。抽完从

长到短排列顺序。打瓦儿一共分六步。第一步,打瓦儿的人

站在最远的一杠上,手里握一小瓦儿,胳膊在外侧绕环几圈,

高喊开打,同时把小瓦儿抛出,将大瓦儿击倒;第二步,打

瓦儿的人站在二杠上,把小瓦儿搁在右脚背,左脚朝前跨一步,

右脚跟上来的同时,把小瓦儿抛出,将大瓦儿击倒;第三步,站在

三杠上,把小瓦儿夹在两腿中间,原地跳起抛出小瓦儿,将

大瓦儿击倒;第四步,打瓦儿的人站在一杠上,头顶小瓦儿,

到第四杠停下,向前跨一步,用脖子朝前甩头,把小瓦儿抛

出,将大瓦儿击倒;第五步,站在一杠上,把小瓦儿扔到四

杠与五杠之间,悬起右脚,用左腿弹跳五下到小瓦儿跟前,

左脚把小瓦儿踢出,将大瓦儿击倒;第六步,站在一杠上,

把小瓦儿投到大瓦儿背后,腿左右开弓迈六步超过小瓦儿,

岔开两腿弯下腰,右手拾起小瓦儿,从裆下朝后抛出,将大

瓦儿击倒。

按规则完成这六步,就算赢了一局。下一家开始打。如

果中间出了差错,小瓦儿投得不到位,或者没把大瓦儿击倒,

就算输了。轮完一轮,输家要从大瓦儿跟前,把赢家背到一

杠上。如果一输两赢,输家要背两趟;如果两输一赢,输家

每人背赢家一回。村和村之间的打法也不太一样。打瓦儿的

动作也是五花八门:站着打、蹲着打、跳起打、转身打、把

小瓦儿搁在脚上打、夹在两腿中间打、放在头上打等等。一

局有六步的、有十步的、有十一步的,玩法不一。

那时娱乐活动很少,小伙伴们都乐意打瓦,下午放了学,

往往玩到傍黑看不清瓦儿了才回家,回家时个个都是满头大

汗,不管输赢都是高高兴兴。

爆米花一般是一个上了年岁的人扛着或推着一个葫

芦样的黑锅走街串巷,将大米或玉米装进葫芦锅内,一边烧

火,一边转动,等压力足了,“嘭”的一声就将大米或玉米

变成了爆米花。方便、便宜、好吃。

搅糖稀两根棍蘸一团明黄色的糖稀,糖稀由红萝卜

加糖熬成,五分钱一份,一搅、一拉,明黄瓦亮,好玩又好

吃。

江米蛋把爆米花用糖稀黏在一起做成的圆球,跟乒

乓球大小差不多,有的在上面点上红点脆脆的甜甜的。新做

的好吃,放的时间长了就皮了、不好吃了。二分钱一个一毛

钱可以给六个。

锔盆锔碗补漏锅从前,锔盆锔碗补漏锅的工匠都挑

着个担子走街穿巷,一边走一边喊“锯——盆、锯——碗、

补——漏锅,”既好看又好听。

他们挑的担子,一头是个带有抽屉的小木柜,里面放置

着钳子、剪子、钻头、大小锔子、竹弓子及补锅用的铁屑、

灰腻子等用具材料。在木柜上面有绳子连接着扁担头,担子

的另一头则是个风箱柜,上层有个小火炉,下层是风箱,那

风箱柜旁挂着个小马扎儿。这些工匠长年串走在大街小巷,

成为尖塚独特的一景。

当人们把摔破了的瓷碟、瓷碗、陶瓷盆、大茶壶等送给

工匠们修理时,他们会首先将已破碎了的碟碗盆等物件细心

对好,然后取出金刚钻和弓子在裂缝儿两侧的碎片上钻孔,

钻孔时要先将钻头绕在弓子的细绳上,然后一手用小铁盅儿

压着钻头,一手扯弓拉绳使钻头转动起来,很快就能钻出几

组相对应的小孔儿,接着将锔子按进两侧的孔中,再用小锤

轻轻地敲打锯子,最后在锯子周围抹上些腻子就完活了。“锔

碗儿的戴眼镜——没碴儿找碴儿”、“没有金刚钻——别揽瓷

器活”。这两句歇后语正道出了锔碗工匠们手艺的精巧。

贴饼子贴饼子是小时候非常爱吃的一种饭食。农村

家家户户都用铁锅做饭。在厨房里,用土坯盘好锅头放好锅,

就可以做饭了。做饭时,都烧些棉花柴、玉米秸、麦秸、干

树叶、树枝等,把水倒进锅里,用风箱一吹就开始了。和贴

饼子的面时,水要适中,水少,面干,饼子不易贴到锅上;

水多,面太软,饼子容易从锅壁滑到锅底水里,变成煮饼子。

贴饼子的最佳时机,是刚烧开锅,这时铁锅的温度高,饼子

贴上去会粘住不掉。

在农村,做饭的事,都是妇女去干,她们和面很利索。

刚下手时,手心手背会粘些面和水,等和好面,手上是干干

净净的。开了锅,在面团上揪一块,放在两只手掌里,几下

便拍成饼子,之后用右手托着,左手掀开锅盖,将饼子拍在

高于锅中水面两指左右的锅壁上。

贴饼子是连烤带蒸才熟的。烤,是在铁锅下边烧着火,

饼子贴在锅壁的一面,一直被铁锅烘烤着;蒸,锅内汤水被

烧开,始终在热气里浸蒸。

那时粮食紧缺,做的都是些粗粮贴饼,如:玉米面贴饼

子、山药(红薯)面贴饼子、高粱面贴饼子和菜饼子。贴饼

子中最好吃的,要属玉米面饼子了,它味道纯正。最不好吃

的,属糠面贴饼子。它是谷皮碾成的面。严格地说,糠面并

不是一种粮食,只是日子过的紧巴,没办法才吃的。

吃饭时,先舀上饭,然后用铁铲贴着锅,把贴饼子抢下

来。焦黄的锅巴,吃起来又响又脆又香。如果把饼子用刀劈

开,撒点细盐滴几滴香油再吃真强似今天的山珍海味。

后来,在书上看到对贴饼子的介绍,说贴饼子有很高的

营养价值:玉米面贴饼子,可延缓衰老、降低胆固醇,它能

抗癌,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山药面贴饼子,可预防便秘、

肠癌、肺气肿和心血管病,有一定的减肥功效;高粱面贴饼

子,具有健脾、消积、调节肠胃、治霍乱的功效;糠面贴饼

子,能治疗和减少结核病的发生;菜饼子,具有抗癌、延缓

衰老的功能。

这些年,城里的饭店,也学会了返璞归真,新招牌层出

不穷:“农家菜馆”、“农家饭庄”……大铁锅出现在这些饭

店里,也有了贴饼子。

关于春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

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在此主要介绍春节,但对所有传

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都应积极传承和发扬,要从中陶冶我们

的情操,提高我们的素养。

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春节是中国人传统中最重要的

节日,是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

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称为年,自西汉以来过年的习俗一直

沿用到今天。多地都有春节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

迎新接福、祈求丰年的习俗。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过

去老百姓过年常用的一些年俗物品,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

活,成为了一种越来越模糊的记忆。新的时代有新的生活,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正在创造新的年俗。而过去农耕时代那

些年俗老物件,记载着我们的文化和历史,与旧日的生活紧

密相联,回味起来也颇有几分温馨和乐趣。

老百姓过新年,最重要的是图个吉利。过去春节使用的

年俗用品,多半都与吉祥的祈盼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春

节文化也可以称为吉祥文化。

吉祥画儿(木版印刷已成了文化遗产)。图画是传递信

息的重要媒介。过去老百姓过年少不了要贴年画儿。年画儿

年年要换新,是春节喜庆的重要标志。

过去我们这一带老百姓贴的年画儿,多半来自天津的杨

柳青以及过去属于河北的武清。年画的内容主要是“鲤鱼跳

龙门”、“莲生贵子”、“麒麟送子”、“年年有余”之类,都是

吉祥图。除了年画儿,像灶王爷画、门神爷画、财神爷画,

也都属于图画的范畴。传说很久以前,有名叫神荼、郁垒的

两个兄弟,专门监督百鬼。于是黄帝就在门户上画神荼、郁

垒的像用以防鬼。这个神话就是后来“门神”画产生的缘由。

据说唐代皇帝曾命吴道子画钟馗像,并摹刻出来分赏给大臣

贴挂以辟鬼。宋代出现雕版技术后,为木版年画提供了技术

制作条件,促使年画不断发展。到清代年画发展到高峰,从

最初被作为辟邪驱鬼的符录,渐渐地又增加了吉祥如意、多

子多寿、娃娃仕女一类的题材,从而具有了表达在新一年中

美好意愿的功能。春联,起源于桃符。据说“桃符”是周代悬挂

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

也是为了避鬼的意思。五代时,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在桃木

板上题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

第一副春联。

到了明代,桃符改称“春联”。据说朱元璋提倡公卿士

庶家门口都书写春联,并亲自微服出宫察看。他经过一户人

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

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

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现在有些人喜欢在家中倒

贴“福”字,借谐音表达“福到了”的意思。关于这个习俗

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法是来自明朝的马皇后,一种说法是来

自清朝的慈禧太后。后一种传说的故事是:有一个不识字的

小太监在乾清宫把福字贴倒了,慈禧看了大怒,当时就要杀

了这个小太监。大太监李莲英急中生智,赶紧跪下来向慈禧

求情:“老佛爷您看,福都到乾清宫了。”经过这么一解释,

慈禧才转怒为喜。这件事流传到民间,就有了倒贴福字的做

法。但故宫里的福字,没有一个是倒的,这是不允许的。倒

贴福字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倒”和“到”是意义

截然相反的两个字,倒贴福字等于是把福倒掉了。实际上,

倒贴福字只有在两个地方允许,就是在水桶上和垃圾箱上,

因为它们都要倾覆使用,正好把倒贴的福字正了过来。

过年写的吉祥字儿还有斗方儿和春条儿。斗方儿就是四

个字的组合字,常见的有“招财进宝”、“日进斗金”、“肥猪

拱门”等等。而春条儿也属于春联儿的一种,但只有一条。

比如在床头对面的地方一定要写上四个字“抬头见喜”。春

条儿的贴法一定要斜着贴,斜的方向一定要冲着屋里,绝不

能冲着门口,否则喜就要被带走了。

吉祥剪纸,“挂签儿”原本叫“拒穷”。过去老百姓过年

时经常在门上、窗户上贴一种下面带穗儿的剪纸,现在叫做

“挂签儿”,也有人叫它“挂钱儿”,但它真正的名字其实叫

“拒穷”。这个物件儿的来历传说来自姜子牙。据说姜子牙

封神的时候把神全封完了,他老婆来找他要求也获得一个神

位。但好听的神号都用尽了,姜子牙只好封她做个“穷神”。

老婆说,穷神就穷神吧,好歹也是个神,但我总得有个封的

地方啊。姜子牙说,你哪里都可以去,但就是不能去穷人家,

因为他们已经很穷了。老婆说,我怎么知道哪个是穷人家

呢?姜子牙说,穷人家门窗上都挂着破破烂烂的东西。于是,

百姓在过年的时候都要在门窗上挂些破布条以拒穷神,叫做

“拒穷”。后来大家觉得破布条不好看,就用剪纸代替,下

面的那些穗儿象征的原来是破布条。

吉祥灯笼。灯,过去叫“气死风”,后来有人觉得这三

个字太俗,就改叫“乞赐封”。灯文化是年文化中不可缺少

的一环。正月十五也是过年的一部分,灯在这个节日中的位

置更重要,以至于人们也把正月十五叫做灯节。相传当年汉

文帝平定了诸吕之乱后,万民同庆,皇帝也在正月十五那一

天走出宫来,点上灯笼与民同乐。这也是灯笼的起源。

过年使用灯笼寓意着“红红火火过大年”。而灯笼还和

“灯谜”紧密相关。有灯必有谜,打灯谜也叫“打灯虎”,

意思说,灯谜这种考验智力的活动比武松当年打老虎都难,

所以叫“打灯虎”。家族团聚的时候打灯谜中奖取乐,是一

种常见的娱乐方式。比如《红楼梦》中就有这方面的生动描

写。民国时期市井商业发展起来,许多大商家过年时都搞猜

灯谜活动。小时候就见过这样一个场景,北京前门大街上一

个商家的灯笼上写着“猪八戒洗澡”谜面,猜一食品,还讲

明猜中者奖励“苹果三千”,有人猜中了谜底是“猪下水”,

前去领奖,商家给他一个苹果,上面插着三个牙签儿。所有

人都明白,这不过是为了逗大家一乐儿,聚拢人气,所以谁

都不会太较真儿。

黄历本儿,旧时代中的生活指南。黄历不算是什么吉祥

物品,可在过去的年代里,也是过年时几乎家家要购置更新

的东西。最早的黄历叫“皇历”,是由皇宫里的钦天监制作

发布的,必须是官印,私人不能出。后来到了民国年间,私

人的书局也开始印皇历,有人就借用轩辕黄帝的“黄”字,

把“皇历”改叫“黄历”,也叫“时宪书”,进而演义成黄历

是由轩辕黄帝创制的。但其实这只是后人的编造。黄历的内

容,不光有天文学的计算规制,也与中国传统的五行八卦、

十二生肖等理论密切相联,包含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

的一些禁忌。千余年来,黄历一直是中国民间最畅销的书籍。

黄历中除了要标明二十四节气,还有三个杂节气也必须标明

出来,那就是“三九”、“三伏”和“梅雨”。“三九”很好理

解很好记,叫做“冬至当天就数九”。而“三伏”的计算方

法比较复杂,叫做“夏至三庚才数伏”:过去人们是用十天

干十二地支来计日的,庚是十天干中的一个,十天才出现一

个庚日,这个说法的意思是夏至过后出现第三个庚日时,才

开始数伏。而这个情况在每年中都是不一样的。至于“梅雨”

节气主要在南方地区受重视,它的计算方法是“雨水”节气

过后的第81天为梅雨季节的开始。

过去老百姓几乎家家都有黄历,黄历上对每一日的吉凶

利弊都有各种说明。人们出门遇上了倒霉事儿,常会被调侃:

“谁让你出门不看黄历的?”虽然此话不能太当真,但也反

映了黄历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春节的坎坷经历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

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做准备,如杀猪宰羊做豆腐,给男孩子

买鞭炮、女孩子买花等等。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打扮

得整整齐齐,去走亲访友拜年,

恭祝来年大吉大利。除自

家庆贺外,亲戚、朋友、同事、邻里等要互相拜年;上世纪

60年代的春节放鞭炮是一家人的主要娱乐,参见上图(报

摘)。曾经有个传说:有种动物叫做“年”,“年”若来了,

树木凋敝,百草不生。于是人们点燃鞭炮把“年”吓走了,

繁花盛开,万物复苏。

为什么要“过年”?当初过年是否像现在这样,普及四

海?都已无从考证。文字记载中,中国的“元旦”,并非一

成不变,它曾几经修改:夏代元旦为正月初一,殷商定在十

二月初一,周代提前至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

更提前至十月初一。到汉武帝时颁行《太初历》,才恢复夏

代的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历代相沿未改,至今两千多

年,所以这个历法又叫“夏历”(今称农历)。

在近现代历史上,农历新年即春节至少三次被禁。辛亥

革命一百多年了。而一百多年间,春节也不断被折腾……

春节”一词,其历史才一百来年。此前,过年单指“大

年初一”,“春节”则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或泛指春

季。“过年”改称“春节”,与袁世凯和孙中山有关。

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

总统,随即宣布废除中国旧历,采用阳历(即公历),用民

国纪年。这样做带有改朝换代重新确立国统的意味,也有向

封建王朝彻底决裂的含义。孙中山自幼在国外游学,似乎对

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不热心,所以轻易取消了农历,也就取消

了过年。对于这个命令,民间并没接受,只是采取了一个折

中的办法——同时使用阴历和阳历两种历法。当年2月18

日(壬子年正月初一),民间仍然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

也照旧。不久,袁世凯取代孙中山,被正式选为中华民国

大总统。年(民国二年)7月,当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

向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

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

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国民都得休息,在

公人员,亦准假一日。”

一年过四个节,把传统节日一网打尽,维护道统的意识

可见一斑。袁世凯支持这一建议,但因当时宣扬“汉满蒙回

藏五族共和”,不宜把端午等汉族节日列为全国节日,他只

批示“春节”例行放假,次年(年)起开始实行。自此,

农历岁首就由“过年”改成了“春节”,并成为法定节日。

“春节”过还是不过,孙中山和袁世凯就此展开了拔河

游戏。孙中山数次提出废除“春节”,响应者甚寡。春节因

此得以保留。

年,东北易帜,蒋介石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发表宣言,

通告“统一完成”。掌握了国家政权的国民党开始强力推行

“国历”(阳历),并将旧历视为“废历”,还制定了“国民

历”颁行各省。年12月8日,国民党中执委又提出《中

央对普用新历废除旧历协助办法》,通令各级党部及民众团

体废除旧历。

年济南:春节前,刚到任三个多月的山东省主席孙

良诚便发布了“禁过春节”的通令。当时的报纸对这一通令

进行了报道,标题是《孙主席禁过旧历年见面贺喜罚洋五

元》,文称:“山东省政府孙主席通令所属各机关,禁止商民

过旧历年,自三日起禁屠,元旦勒令各商开门,照常营业,

并指派密探,凡有见面贺恭喜者,罚洋五元。”通令中的“三

日”,说的是年2月3日,也就是阴历腊月二十四。自

过了小年,就不许老百姓杀鸡宰鹅。中国报纸历有年节休刊

的传统,当局既然已禁过春节,媒体自然不敢违命,只好“遵

命,废历年尾不停刊”。警察局也发布公告:“现值废历年关,

一般商民,狃于积习,仍多燃放爆竹,易肇火祸,妨碍治安,

自应严行禁止,无论白昼夜晚,不准燃放爆竹。”

自然,该政策又受到了民众的普遍抵制。政令一颁布,

共产党首先站出来表示反对,由此掀起一个反对国民党政令

的小高潮。是时,共产党比国民党更革命更激进,他们看到

了民意的力量,正所谓民意难违。在各方力量的牵制下,取

消春节的政令无疾而终,不了了之。

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

会议通过决议,规定新年(元旦)放假1天,春节3天,以

法令确认春节的地位。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春节又遭一劫。

年1月29日,国务院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年春节不

放假的通知:“当前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以排山

倒海之势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展开全面

夺权的关键时刻,根据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决定

年春节不放假;职工探亲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暂停执行,以

后再补。”城市里,很多工厂不得不继续上班。但在农村,

人们随便找个革命理由,就能敲锣打鼓放鞭炮,全村人热热

闹闹地过春节。文化大革命能摧毁一切,却拿春节无可奈何。

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群众来信《为什么

春节不放假》和《让农民过个“安定年”》。年,中国全

面恢复春节休假制度。尽管当时也通过“移风易俗”等口号

弱化春节期间的“迷信活动”,但被压抑了一次又一次的春

节庆祝活动,终于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与此相关,农历日期在央视的播报,也在反复中凸显春

节坚韧的本质。年,由于一些专家质疑,央视《新闻联

播》停止播报农历日期;7年春节,央视《新闻联播》恢

复了已停播10年的农历日期;7年11月9日,国务院发

布《年节放假办法修定草案》征求意见;7年12月14日,

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春节、清

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成为法定节假日。

春节在动荡的时期,屡次被禁;在相对平和的阶段,则

成为人们安享生活的一个见证。

港澳和江苏等地怎样过春节近年来,香港人已很

少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了,取而代之的

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挥春

画。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画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

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乡村中出现,在新年

的市区街头也很难看到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

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

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

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

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

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

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先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

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

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

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

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事的欢笑声。

“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之意,同时也成了春节

时与亲人在一块时不可缺少的习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

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

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住灶神之

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澳门人家的灶头贴圣诞老人

像,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对联。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

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

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

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

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

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

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

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

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

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极大的慰藉。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

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

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

宝茶”,恭喜发财。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

神保佑,祭鳌赕佛,叫做“上庙”,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

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

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

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

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

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艺人篇

西尖塚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尖塚的繁荣孕育了各行各

业的大批艺人,这些艺人也承载着尖塚的文明和昌盛,他们

是西尖塚人的骄傲。(情况不全面,有待修改补充。)

厨师鲍登、卢清贵、王兴家、王金鏊、王延荣、鲍

林箱、季明华、王东升、王兴义、李学明、邢先桥等,他们

多是鲁菜风味,手艺很好,卢清贵的红烧鲤鱼等技术远近闻

名。

铁匠刘百禄、李凤章、王金键、刘万才、李敬斗等,

他们多数人擅长打造菜刀、铁锨、三齿及各种农具,他们打

的农具火口好、质量高,深受群众欢迎。

木匠李计贤、李计禄、李计福、王金钧、王兴俊、

郭春山、张少海、李树华、李树国、王福林、王福来、王福

聚、王玉华等,他们有的擅长做家具,有的擅长做皮箱(因

做箱子用的木板薄如皮故称皮箱)、有的擅长做风箱。

另外张永仁、张永义、张永信、张百法、张百福、

张连国、张连忠、张连华、王兴顺等精修杆秤和磅秤。王尚

仁、王尙信、王尚志等有高超的镶牙技术。王金生、王金增、

王金忠、王兴贵、鲍临清、王东湖、闫树启等做豆腐脑很有

技术,他们做的豆腐脑鲜嫩爽口。做卤,炸酱是关键。鲍临

清、王东湖做的卤辣香、酱香、料香,“吃不够”。王金箱、

王金良、王金信卖扁食、李敬贵、杨明贵、赵吉奎等会屠宰

技术,王振友、刘百林、邢金岭等蒸馍馍(尖塚馍馍和豆腐

脑在全县很有名气),王善贵、卢青山、张宝林、卢香等打

火烧,王金城炸果子,田九豪做石磨香油,郭文兰、郭文义

做手工空心挂面等等。

手工粉皮马富贵从年前后在山东临清烟店乡小堤

口村汪宝玉处拜师学艺,引入粉皮制作技术,生产粉皮至今。

粉皮,以纯绿豆为原料,打粉、制浆、铉皮、晾干,粉皮分

薄厚两种,以透明、可口、耐煮为特点,自己家用、馈赠亲

友或是餐馆佳肴都大量使用。后来由其子马金玉经营,他对

粉皮制作精益求精,产品供不应求。

郭家梨膏糖西尖塚郭文忠一家制作的梨膏糖,有几十

年的历史,远近闻名。既好看又好吃,广受喜爱,成为逢年

过节的馈赠佳品,每逢节日,家人团聚,带一包糖,打开,

吃上一口,唇齿留香甜,回味悠悠,平添许多欢乐和幸福,

香甜的滋味,甜蜜的乡情,终生难忘。当然也是走亲访友的

好礼品,色彩多样,漂亮好看,老少皆宜,更受儿童喜爱。

当年,郭文忠与哥哥、弟弟三人随其父做梨膏糖生意,

方圆几十里地逢集必赶。非集日就抽时间进货,进货时郭文

忠细心观察琢磨制糖人的制作技术。他心灵手巧又经过几年

的努力,自己终于掌握了独具风格的梨膏糖熬制技术。大约

在年前后与弟弟郭文孝开始生产尖塚梨膏糖。他们不

断改进技术,使质量不断提高、种类不断增多,深受欢迎。

文化大革命期间基本停止了生产。改革开放又为尖塚梨膏糖

带来生机,不少个体经营者以及商场超市都来进货,尖塚梨

膏糖味道鲜美、品种多样、供不应求。

能人篇

这里的能人是指经营轴承和靠养殖、运输等致富的那些

年轻人,他们大多是白手起家,经过艰苦创业,都具有了一

定经济实力。他们思想解放,头脑灵活,信息丰富,能挣会

花,是勤劳致富的带头人。

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后,经济环境宽松活跃。党的好政策

使群众生产热情非常高涨,有的成了种棉大户、有的成了养

鸡专业户、有的成了运输专业户。比如王延荣、王延华搞运

输和养鸡,胡保荣曾是种棉大户、胡清文专门养鸡,王兴军、

王兴民、李敬先、李敬林搞运输,刘宜华也曾是种棉和运输

专业户,王兴忠经营建筑材料,刘德林、田树荣等搞烟酒批

发零售等等。

轴承户就更多了。轴承加工营销是西尖塚村的突出特

点,户数多、规模大。目前,我县已发展成为中国轴承之乡,

是河北省最大的轴承加工基地、华北地区最大的轴承商品集

散地。县城设有全国最大的轴承市场即“轴承大世界”。我

县曾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轴承节,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

区的多家轴承企业代表参加,可见轴承行业之大。临西

的轴承经营户已遍布全国内陆各省市自治区,轴承经营已成

为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这浩荡的轴承大军中我们西尖塚

村的轴承户占有重要比重。比如县城轴承大世界的轴承门市

中,西尖塚村的门市就占半数以上,闫树青、郭志旺、潘建

华、张百法、张朝臣、孟宪英、李学刚、常书孝、刘万里、

王兴海、刘玉华、刘玉国、王东湖、王东超、王东汉等都小

有名气。西尖塚在村里搞加工的也不少,如王兴顺、刘卫华、

郭新立、刘江、鲍东河、王兴田、王兴东、王兴洲、刘岩、

郭百中、郭春玲等,在外地开门市的也很多,情况不详,待

补充。

功臣篇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西尖塚村涌

现了不少英烈和功臣。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们献出了

年轻的生命,有的牺牲在朝鲜战场。解放后有大批优秀青年

应征入伍成为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

力量。历届村支两委成员都是全村的带头人,都为群众办了

大量好事。这些人都是我们村的功臣,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郭梦华,原名郭文郁,曾用名郭辉。年生人,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临清六区、七区抗日游击队指导员,

冀南军分区第四军分区特务营教导员。参加了解放临洺关、

临清、肥城和平汉等战役。解放后历任峰峰矿区公安局长,

峰峰市委副书记、河北省冶金局副局长兼邯郸钢铁总厂党委

书记等职。他是我们村的功臣代表。

听讲往事篇

老年人记忆中的往事是一种很珍贵的资料,文中胡银堂

谈到的罗庄顶、李计福谈到的古墓以及村民王兴顺谈到的

“在自家坟地里发现青砖墙基”(未专访)等,都有很高的

考古价值。下面是两位老人的讲述摘要。

胡银堂年生人。老人虽过九旬却耳不聋、眼不

花、记忆清楚,还常干些力所能及的

农活。他讲述往事时谈到村西罗庄顶。

他听老人讲,罗庄顶曾是一个罗姓小

村,什么时候消失的、为什么消失的

不清楚。罗庄顶在张家(外号“大班”)坟地东边不远。六

十年代末,生产队平整土地时在那里掘出一对上下扣着的小

缸,缸里是一个人头骨。平地的人没多想,就随意把人头骨

丢到地里了,把一对小缸送给了生产队牛棚。还有一次是胡

清学在罗庄顶掘出了几十个瓷盘、瓷碗和瓷勺,被当时一起

干活的群众抢掉了(都没当成事)。老人还谈到“9.28”惨

案。年农历9月28日那天,有三个信天主教的人跑进

天主教堂,他们是卢氏(妇女)、姜姓群众和赵瘸子(此人

会修弹花弓)。他们自以为鬼子不会到教堂抓教徒。结果更

惨,鬼子不仅到教堂抓了他们,还用铁丝串住锁骨与其他被

抓住的群众一块带走,走到大街炸果子铺时用炸果子的油浇

到身上点火烧,全身都被烧焦,身子佝偻着,可惨了。那天,

鬼子杀人放火可多啦,灭绝人性。天主教堂当时在粮站西南

角附近。见图:与老年人胡银堂座谈西尖塚往事。中间为胡

银堂,左为王兴奎,右为胡银堂之孙胡辉。

李计福年生人,属兔。老人有文化、会木工技

术擅长打皮箱等,思想敏捷、记忆较好。他在年曾和

许中法、刘百义以及东尖塚的鲍良材、鲍良继参加了全县柴

油机培训班。培训班设在临清白布巷街,学习了两个多月,

还发了培训证书。培训结束后在村里开柴油机抽水浇地,又

先后到公社机井队和县里的三八机台开柴油机,后来又到县

里的柴油机修配站工作。老人说,年轻

时尖塚很热闹、很繁华。谈到戏院子,

他说光戏院子全村就好几个,粮站那里

一个、王之忠家那里一个、东尖南北街

南头路西靠大堤那里一个。秋冬两闲时经常有戏,赶到古会

时,一天同时唱两三台戏并且两开箱(白天晚上各演一场)。

方圆几十里的群众都来看戏。外地剧团经常来尖塚演出,有

时一个剧团演一个多月才走。北京的一个京剧团来过好几

次,主演演员有李菊影和盖月桥。那时的戏园子很简单,舞

台是土的,再搭上蓆棚,围一圈土墙就是戏园。他还说,东

西尖塚都有剧团。西尖塚剧团唱京剧,东尖剧团唱河北梆子,

都唱得很好。西尖塚剧团的演员有杨全录、刘瑞昌、刘文修、

张贞林、常青河等。来演出的剧团都对尖塚满意,说尖塚人

热情又懂戏。李计福还谈到,尖塚不仅是码头重镇,古时候

还是军事重镇,流传不少故事。比如传说西尖塚村子周围有

几个古墓等等。(上图:与老年人李计福座谈西尖塚往事。

中间为李计福左为王东军右为李计福之孙李如阳。)

其它篇

西尖扬水站年春天,为了向东留善固和西部一

些村庄送水,全县出动2万多人,在跃进闸上游兴建西尖塚

扬水站。该站包括7座建筑物和22公里干渠,由西尖塚经

过白地、摇鞍镇到东留善固,投资30多万元,5月份安装试

车成功。西尖塚扬水站大约在大堤内侧对着东西大街偏北点

的位置。该站用了没几年,由于卫运河干涸断水就荒废了。

关于文化大革命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

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

通知号召全国人民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共临西县委

于8月18日和9月上旬,连续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层层

发动,各学校师生和机关干部纷纷成立各种“造反”组织。

在“踢开”党委闹革命的口号声中,各级党组织受到猛烈冲

击,大批干部被批斗,各级干部不能维持正常工作。年

1月,在所谓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下,造反组织纷纷夺了各

级领导权。各级领导干部被视作“走资派”、“牛鬼蛇神”、“黑

帮”,甚至“叛徒、特务”进行批斗,致使各地群众的生产

生活和工作秩序一片混乱。西尖塚和全国一样混乱,当时的

造反组织多达10几个,幸好没有造成大的冤假错案。

年1月,临西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各公社和各村革

命委员会也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掌管了党政财文一切大

权。年粉碎了“四人帮”,一切逐渐恢复正常。

关于于年大跃进年最为突出的一件事就是

大跃进,人们常说“58年大跃进”。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

改变我国的贫穷落后面貌,党中央、毛主席制订了“鼓足干

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一

年,河南省七里营乡成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8月,毛

主席去视察时说:“还是人民公社好”。很快,中央作出了在

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全国各地闻风而动,全国所有的

乡镇都改成了人民公社。那时,把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

社称为三面红旗。由于宣传过当,致使广大干群头脑发热,

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当时提出“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

是桥梁”、“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口号。让村干部回

报每亩使用斤麦种、收一吨小麦(小队干部都不敢报);

坐到地里只喊口号不干活,什么“大干苦干加巧干,坚决超

过寿章县(寿章县当时是先进县)”。东西尖塚在一起成立了

青年红旗营,集体吃住,东尖李维志当营长,深翻地,要求

深翻一米,结果光翻地头走走形式。那时,谁胆大敢吹就被

表扬树为红旗;谁说的产量少了谁挨批,就被拔白旗(撤职)。

年,家家户户的院墙被拆掉,搞四通八达、户户相

通。那时,很多东西无人要,如粮食、棉花堆在地里,谁也

不往家里拿,好像真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了。

年,村村大建小炼铁炉,让种地的农民大炼钢铁。

炼钢铁时,多次到户家清拿铁锅、铁铲以及其他鉄工具,甚

至拧下各户的门鼻、门搭吊去炼铁以增加钢铁产量。

年大搞公共食堂。公共食堂,一般一个生产队一个

食堂。食堂建起来,就不再分给社员口粮了,社员们可以直

接到食堂领饭吃。食堂一般是稀粥稀饭,秋后多是地瓜和红

萝卜。有时候,饭做得不够吃,群众就抢,抢不到就挨饿。

大跃进,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给经济建设造成很大损失。

关于大洪水和地震解放后,卫运河在年和

年发生两次大的洪水。年的6月份就开始阴雨连

绵,7月和8月连降暴雨。8月上旬江庄决口,加上卫运河

馆陶段决口过来的洪水使大部分村子进水,全县一片汪洋。

由于领导得力和群众大干、苦干,西尖没有进水。年8

月,海河流域下大雨,发生特大洪水。雨势大、范围广,持

续时间长为多年罕见。民工在卫运河大堤顶上加筑子堰,拼

命护堤。危机时刻上游决口,加之西部山区的洪水自西部流

入我县,平地行洪、四处漫流,一片汪洋。这次洪水也没有

进村,主要得益于分洪河。分洪河在申街村南与卫运河相通,

绕过申街村在该村村西拐向北,分洪河的堤防正好保护了西

尖塚及以北的几个村子。水没进村但是淹了绝大部分土地。

年发生了隆尧大地震,年发生了唐山大地震。

震区群众伤亡很大,房屋财产损坏相当严重。当时西尖塚震

感强烈,但无人员伤亡、房屋财产有一定损坏。

不怕吃四两就怕关市场“不怕吃四两,就怕关市场”

这句话是当时公社干部对西尖塚的评价。在上世纪六七十年

代生活极其困难,对群众的口粮实行定量分配,有时每人每

天只能合四两粮食。但是,西尖塚群众不怕吃四两,因为他

们精明、会做小买卖,只要不关闭市场,就能抓个零钱维持

生活。但是如果关闭市场不让做买卖,日子就难过了。当时

做小买卖算投机倒把、算资本主义尾巴,不能公开,只能偷

偷摸摸地干。卖火烧的都揣到怀里,卖花生、馒头不方便拿

的,就少拿点作样子,把买家领到家里来卖。倒卖布票、粮

票棉票等票证的就方便多了,装烟盒里或直接放口袋里就

行。倒卖粮食、化肥的就放到粪筐里假装拾粪的转悠着卖。

不管怎样还是能解决一点困难的。这句话符合点实际情况。

尖塚惨案年(农历九月二十八)冬,日军二次

占领临清城后,为了破坏和封锁卫运河两岸抗日军民的联

系,镇压两岸人民的抗日斗争,企图在大营渡口用木船搭一

座浮桥,控制来往行人,便派出日军到沿河渡口抢掠船只。

农历九月二十六(年11月17日)下午,20多个鬼子

到孟口去抢船,抢船后经尖塚顺流而下去大营。义勇军团长

姜宦臣得知消息后立即带领士兵赶到河边,埋伏在河堤上。

当鬼子乘船来到时,他们居高临下一起开枪射击。打死鬼子

16人,其余鬼子跳水逃跑。为了避免鬼子报复,当天下午义

勇军和尖塚群众都撤离了村子。义勇军撤到林麻寨村时,姜

宦臣由于战斗中负伤当晚便牺牲了。撤出的群众躲了一天一

夜不见鬼子行动,便陆续回到家里。

九月二十八日早晨8点多,大部分群众正在吃早饭,少

数群众在地里干活还没收工。从临清出发的数百名日本鬼

子,分乘16辆汽车、4辆装甲车向尖塚扑来。群众闻讯后急

忙扶老携幼向村外躲避。往北边跑的群众出村不远,正碰鬼

子的车队。鬼子的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无辜的群众一个个

倒在血泊中。部分群众又撤回村子。鬼子的汽车分三路包围

了村子。村东两辆、村北六辆,另有八辆从村北往西又拐向

南,形成了包围圈。被包围的群众又往东南河堤上跑。突然,

东南大堤上冲出两辆鬼子的汽车,一阵猛烈的扫射,很多人

被当场打死,只有少数人冲出了包围圈。这时,鬼子跳下汽

车,吼叫着边追边打,群众有的被打死,有的被追上用刺刀

挑死。河堤上、河坡内的沙坑里、河滩上到处都是被打死的

群众尸体。群众刘本明抱着不满两岁的儿子已跑出了包围圈

又被鬼子追上打死在河边,孩子至今下落不明;赵继太的母

亲也是在河边被挑死的,很惨,尸体只剩下一只腿和半个头;

陈维新等七人在河坡里已跑出了很远,又被鬼子打死六人,

只有陈维新一人负伤逃生。

随着包围圈的缩小,鬼子又疯狂地向村里扑来。不管男

女老少见着就杀,见房就烧。有的群众被鬼子围在赵家胡同,

先是用机枪扫射,没打死的再用刺刀挑,有的被挑死在树杈

上,有的被打死在墙头上。仅这一处就被鬼子杀害46人。

谷东阳和赵峰两家8口人没有跑出去,被鬼子辇到赵峰

家房子里放火烧死。鲍广生的哥哥等11人,在村北一个场

院里活活被挑死,还把尸体靠在墙上架火烧,尸体被烧焦,

躲进天主教堂的14个人,被鬼子抓住,有的用铁丝穿进他

们的锁骨拉到大街上浇上油放火活活被烧死。鬼子在村里烧

杀了三个多钟头才肯撤走。整个村子已变成了焦土废墟。

在这次大屠杀中,杀害无辜群众人,包括邻村三个

做小买卖的人。其中4户被杀绝,受重伤的7人,失散婴儿

2名。烧死打死驴7头、牛6头,烧毁房屋多间。日本

鬼子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摘自《中共临西党史第一卷》

山西洪洞大槐树从明朝嘉靖年开始,“山西洪洞大

槐树”便有了关于移民的传说。明朝洪武至永乐的50年间,

从洪洞大槐树下出发的移民运动达18次,有汉、蒙、回、

满四大民族参与,直接移民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

天津、陕西、安徽、江苏、甘肃、宁夏、广西、湖北、山西

等18个省(市),多个县份。而后经过历代转迁,大槐

树的移民又遍及全国乃至海外,“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

大槐树移民的后代”,总人数超过两亿人。如今谱牒中所载

的的大槐树后裔密布于广阔的华北区域,尤其以河北、河南、

山东三省最为集中,在这三个省份里,其居民多自认为是洪

洞大槐树移民后裔。在河北,邯郸县地名办在地名普查中发

现,有一半以上村庄自认是从洪洞迁来,理由便是“有家谱、

碑文可稽查。”“打锅牛”、“脚趾甲复形”、“背手”、“解手”

的来历等,则描述了大槐树下迁民的过程:移民们留恋自己

的家乡,官府就贴出告示说:“不愿迁徙者,到大槐树下集

合,限三天内赶到;愿迁徙者,可在家等待。”告示一出,

山西各地的乡民纷纷扶老携幼,汇合到洪洞大槐树下,官府

却突然“变卦”,众多的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

姓,强迫他们立刻迁徙,不忍离别家园的人们痛哭失声。官

兵强迫人们登记,领取凭照,并用刀子在每人的小脚趾上砍

一刀作为记号,防止中途逃跑。有牛氏兄弟五人,将一口铁

锅打破,各执一块,作为后代的认亲标志。在路上,移民的

手臂由于长时间被捆绑而变得麻木,但是时间一长,大家也

习惯了,到了新家园也习惯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

种习惯。在押解途中,有人要大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要

解手”,于是到后来,“解手”就成为大槐树移民后裔所说的

上厕所的代名词(在对“湖广填四川”的民间记忆中也有,

类似“解手”的传说)。如今,“山西洪洞大槐树”已经不再

只是山西移民的家园象征,而成为现代化进程中凝聚整个中

华民族的象征,它的意义被提升到团结民族、抵御外侮的高

度,现代民族主义话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王兴文供稿

临西的由来

要说临西,必须先从临清谈起。

临西原属山东省临清县管辖,归属邢台地区虽然较晚,

但它与“河西诸县”的联系,却可以追溯到久远的战国时代。

公元前六世纪春秋中期,临清地方先属齐国,后属晋国,

又属魏国。战国时,赵烈侯于公元前三八六年迁都邯郸,疆

域扩大,临清成为赵国的属邑。公元前一九九年,汉朝政府

在秦朝旧地东郡建立了一个县,名叫清渊,就是后来临清县

的起源。

西晋末年,由统一走向分裂。据《十六国疆域志》记载,

后赵王朝把清渊县改名临清,属建兴郡管辖。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元宏,于公元四九七年,把后

赵国建立的临清县又改为清渊,另于县西四十里设置临清

县。现在临西县童村公社仓上大队东南“遗址尚存”的地方,

就是北魏临清故城。

北魏后期的高齐政权,把临清与清渊合并为一个县,更

名为清泉县。到杨坚做了隋朝皇帝,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于

公元五八六年又恢复了临清县名。并于十年后,“析临清西

部置沙丘县”,属清河郡管辖。

公元六二七年,唐太宗李世民“诏谕省并州县”,沙丘

县被撤销,其他划归临清县,属贝州统领。此后,经过宋、

辽、金、元四朝,临清县曾属大名府,又为恩州地,还一度

隶属于濮州。

公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整顿吏治”时,“割堂邑

会通乡来属”,扩大了临清县的范围,到年,明孝宗朱

祐樘把临清县晋升一级,成为临清州。民国初年,临清州复

降为县。

公元年,国务院以卫运河为界,分临清县西部地

方为临西县,划归河北省邢台地区,设立临西县。县城设在

河西街(原临清县城关区的一条街),年10月,县城迁

到童村至今。

这便是临西的由来。

摘自《邢台日报》

尖塚村三字歌

尖塚村,历史远,战国时,赵国管。为御敌,筑土台,

夜举火,昼放烟。时日久,台变尖,垦土地,有人烟。明弘

治,则称镇,清光绪,东西尖。分治后,更友善,互帮助,

奔向前。尖塚人,皆勤恳,讲诚信,眼界宽。

现在唯一留下给我尖冢人回忆,尖冢扬水站。尖冢领导在不重视今后遗留千古:《尖冢》名。。。

欢迎大家留(言)下宝贵建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尖塚村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