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更新系列专访
——程洁心(思得自然)
北京清河加气厂社区花园营建访谈
访谈时间:.2.10
城市微更新访谈专题介绍:
在经历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后,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60%,大城市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用地低效粗放、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公众参与和多元治理相结合的参与式微空间更新模式逐渐走进大众视野,通过发掘街道、社区两委、居民、设计师、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推进小微空间环境品质提升,同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本专题通过访谈多位已落地微更新项目负责人,与相关行业人士分享前沿微空间更新经验,了解项目背后故事,力求探索北京等大城市微更新模式提升路径。
访谈嘉宾/程洁心
清华同衡生态城市研究所主任工
同衡智慧园思得自然工作室主理人
加气厂小区幸福花园是在清华大学“清河实验”课题支持下,思得自然工作室和海淀区社区提升与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协同合作的社区花园改造项目,营造场地位于该小区中心地带唯一的绿化空间。营造活动还有幸邀请了来自台湾的颜嘉成老师带领,营造的成功离不开嘉成老师丰富的实践经验。花园于年5月25日开始营造,从设计到建成仅用4天时间,由小区居民、设计师和学生等30余位志愿者共同创造了一个参与式设计、多方共同营建、在地居民可持续维护的社区花园。
该项目在生态环境、社区融合、社会福祉、自然教育等多方面具备综合效益,推进了社区全面提升和可持续有机更新。同时,幸福花园项目获得了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非中东地区(AAPME)奖的荣誉奖。该项目所属的清河街道“共建共享—美好社区”(美和园)项目荣获年度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称号。
加气厂社区花园项目获奖情况点击下方图片跳转链接:
Q
1.加气厂作为您团队的第一个社区微花园案例,起初是如何发起的?
程洁心:
加气厂项目与清河实验有很大的渊源。清河实验自年开始做集中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也希望有空间层面的项目落地。
年下半年,刘佳燕老师和清河街道沟通,希望在清河街道推动社区花园项目。清华同衡是清河街道属地的企业,18年的时候清河街道与同衡签订了协议,因此我们与清河街道通过社区规划师有了合作,同衡也招募了5个相关工作人员到清河5个社区试点帮助推动。
18年底,我在和一个社区规划师聊天时,得知了清河街道想于19年开始实施社区花园的项目,于是我们团队也想在清河街道尝试落地我们第一个社区花园。
加气厂社区花园项目回顾点击下方图片跳转链接:
Q
2.本次更新项目由于资金问题在开始前临时更换到了现在的场地,场地具体是如何选出的呢?请问在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因素是主要考虑的?为什么选这块地?
程洁心:
最初选在了毛纺南社区,居民楼前有一块带状绿地,深入场地后我们发现,该地块一层居民后开门现象较严重,对我们后续营造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影响,这是我们更换场地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这块绿地面积太大,是加气厂项目的2.5倍,既有经费无法支撑项目的实施。后来我们和社区居委会沟通能不能分期建造社区花园,居委会认为无法分期实施,原因一是一楼居民对场地归属感较强,哪个地块做启动区容易激发矛盾;二是分期实施的时间差无法保障启动区的建造品质。综上所考虑,我们把场地换到了加气厂。
加气厂也是厂区家属楼,在地的老年人都互相认识,人员构成相对较单纯,其所在的美和园社区由同衡社区规划师带动。同时,清华同衡的社区规划师和社工组织已经在这里做过社区资源和社区需求的盘点工作,摸底十分详尽,居民也有改造的诉求。此外,场地尺度与资金匹配,且场地本身具有公共性,居民没有权属意识。所以居民、资金、场地三方面都满足了我们的改造前提。
图片来源:思得自然
Q
3.在新清河实验课题与清河责任规划师制度的背景下,“1+1+N”社区规划师制度(1名规划设计师+1名社会工作者+N名居民规划员)在运作过程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同衡、思得自然、海淀社区提升与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清华大学刘佳燕老师团队在这一过程中是如何分工协作的?
程洁心:
先有“1+1+N”社区规划师制度制度,后来才有街道责任规划师制度。思得自然隶属于同衡智慧园,是我们孵化出来专门做绿色生态社区营造的工作室。各个相关方分工不同,如清河实验课题提供了资金支持;清河实验孵化的社工组织负责沟通协调居民、传达设计师的想法。社工组织于14年成立后,长期以来一直在社区内基于各种项目与居民沟通,与社区议事委员会、楼门长很熟悉,基于社工组织的铺垫,居民对我们戒备心不会很重;此外,街道两委和领导班子对社区营造有一定的认知,认可度和接受程度很高,这离不开刘佳燕老师的铺垫。
图片来源:思得自然
Q
4.针对本项目,在营造与后期维护的过程中都有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程洁心:
营造过程很开心,后续长时间维护品质方面与居民诉求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地块是规划师选的,居民和设计团队对这块地的期待不同,老旧小区居民对花园的审美与设计师的审美不同,我们想要可持续和生态性,植物要考虑到当地生境营造,我们希望能在小尺度中发挥一定的生态价值,这也是项目拿奖的原因,一是营造理念的生态性;二是把公众参与与社区营造融合的很好。但其实我们并没有考虑到老旧小区对花园的审美,后来我们回访的时候收到很多反馈,居民认为美的绿地应该类似于老公园景观。此外,我们通过蜜蜂种群数量和类别判断生态效益,在春夏能明显看到蜜蜂种类的增加,但居民作为使用者认为蚊虫太多,所以我们应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