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8号)要求,生态环境部组织各省(区、市)推荐“无废城市”候选城市,并会同相关部门筛选确定了“11+5”试点城市和地区。我们现在就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问题交流工作经验,探索工作模式。
基本情况
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包括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以及周边部分区域,面积平方公里。辖区内位于安新县的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积66平方千米,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是雄安新区建设的底色和成色。
雄安新区建设“无废城市”试点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历史遗存固体废物处置的问题,主要挑战在:一是雄安新区固体废物历史积存量大,据统计,雄安新区成立前有积存生活垃圾56万吨,积存铝灰钢渣71.5万立方米,工业下脚料约万吨。二是雄安新区传统产业较低端,三县传统产业以塑料、乳胶、制鞋、服装、羽绒、有色金属加工等一般制造业为主,具有大群体、小规模、工艺简单、管理粗放等特点。三是积存固体废物具有分布广、种类杂、历史久的特点,由于长期缺乏管理,生活和生产所产生的垃圾任意堆放在家庭式作坊周边坑塘,或家庭的房前屋后,同一个堆场可能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有色废物等多种固体废物,分布在三县各个乡镇。四是固体废物处置能力不足,雄安新区三县各有一个填埋场,其中安新县和容城县已封场,雄县仅接收本县生活垃圾,新建的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尚未建成,尚未形成垃圾管理及转运机制,处置难度较大。针对以上问题,雄安新区以“存量处理全量化”为目标,以全域排查摸底为基本路径,以生活、生产分头抓为基本策略,通过“走遍雄安”活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开展铝灰钢渣处置项目、建立农村垃圾管理机制等措施,逐步实现遗存固废全域清理。
图1雄安新区历史积存固体废物全域清理模式示意图主要做法
(一)全域开展“走遍雄安”活动,建立新区环境问题台帐,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1.制度层面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制定了《河北雄安新区“走遍雄安”活动实施方案》《河北雄安新区“走遍雄安”活动宣传方案》,三县分别配套制定了《安新县“走遍雄安”活动实施方案》《容城县“走遍雄安”活动实施方案》《雄县“走遍雄安”活动实施方案》,乡镇层面因地制宜制定了专项活动方案,形成了新区、县、乡镇、村四级联动的制度体系,指导新区逐级落实各项排查任务,为新区开展“走遍雄安”活动奠定制定基础。
.监管层面为建立“走遍雄安”监管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成立了由新区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指挥,新区各部门主管副职和三县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雄安新区“走遍雄安”活动指挥部,负责领导、研究、部署、组织、协调、调度、推进新区“走遍雄安”活动各项工作。三县分别成立由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任总指挥的“走遍雄安”活动指挥部,三县个乡镇分别成立由新区生态系统抽调名干部和县处级干部任队长的“走遍雄安”活动工作队,三县建成区分别成立由新区规划建设局、综合执法局、公安局抽调主管副局长任队长的“走遍雄安”活动工作队,各村组建了由乡镇包村干部和村委会主任任队长的余个“走遍雄安”活动小队,全面形成新区、县、乡镇、村四级活动监管体系,营造出新区全体干部群众参与“走遍雄安”活动氛围。同时,建立了新区“走遍雄安”活动乡镇工作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