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选自网络
迨至清末,新政迭出,清河又是得风气之先的地方。溥利呢革公司即北京清河制呢厂、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堂及后来的清河航空飞艇厂的建立,都使清河再次成为引人注目之地。至民国,清河镇仍然是连接京师与塞外的重要通道,中国人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通,设有清河一站,更促进了清河的发展。清河地区人口日益繁聚,五业兴旺,成为京北巨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镇再次焕发生机。作为北部距离京城最近的一个经济文化的聚集点,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繁荣兴旺。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布局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交通的便利,北京城区不断向北延伸,清河镇的地位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大大改变了清河镇的固有面貌。原来的清河镇在一片水泥森林中逐渐隐身。
古老的清河镇曾经是很美的。
乾隆六年()、十二年(),清高宗北出游猎路过清河镇,分别留下了《清河道中》和《过清河桥》诗。《过清河桥》有句∶"发轫塞北行,入画江南意。鱼跃破渚烟,鹭飞点芦穗。俯仰对空澄,即目惬幽思。"这位曾经饱览江南美景的风流天子,在清河桥上感受到了江南的诗情画意,显然不是凭空而发,我们从中亦可想见清河镇当年的风貌。我的姥姥家在清河附近的前屯村,全家随母亲移居前屯村,因此,我曾在清河镇读书十年——年到年,从海淀区第八中心小学到北京二十中学,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高中毕业,所以还感受过当年风貌依稀犹存的清河古镇。
清河镇是一个极具特色的、风光秀丽的北方古镇。蜿蜒穿过镇中的清河水,清澈见底。宽阔的大道贯通南北,横跨河上的广济桥按皇家规制建造,是一座三孔石桥,不霁而虹,未云而龙,一派皇家气象。时有人撑船河上,放鱼鹰捕鱼。岸边洗衣女红衫绿袄倒映在水中,清脆的棒槌声传得很远很远。南头迤东的仓营,松柏成荫,森然宁静,是学校组织露营的好去处。出清河大街往北,大约一里地,在官道的东侧是一片大土丘,不知道是不是所谓"三疙瘩"中的一个。这里叫五拨子。在高高的土坡上有一棵几个人都抱不过来的大松树,至少有好几百岁树龄了,英姿挺拔,枝繁叶茂,几里地之外就可以看见它青荫如盖的身影,是清河镇的又一个标志性的风物,也是图画老师们写生的重点选题。土坡丘壑纵横,道路迂曲,老师曾经组织学生们在这里举行追踪探秘的军事游戏。清河镇还是个多种文化汇集的地方。清河北边有真武庙,南边有九宫娘娘庙,街中桥南东侧是基督教福音堂,桥北西侧是清真寺。东西文化和谐相处,中外建筑相映成趣。海淀区第八中心小学就设在真武庙,一分校在清真寺,二分校在娘娘庙。年建立的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在街北头东侧,规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在长期战乱之后,初享安宁生活的一批知识分子聚集在这些学校,他们操着南腔北调,以丰厚的学养,精心培育引导着混沌初开的孩子们。街中心路东有文化馆,书报阅览室里总是寂静无声,旁边的新华书店虽然门面狭窄,但时时有新书出售。清河制呢厂,是规模庞大的毛纺织工业基地,每天清晨厂里的汽笛定时鸣响,声传数里之外,精神振奋的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往工厂上班。附近的居民也把汽笛当作报时钟。从镇东侧极目远望,可以看到宽阔的地平线,每当红日初升,远近村落炊烟袅袅,农民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清河镇笼罩在耀眼的光辉下,好一派生气勃勃的画面!
历史总是要往前走的。清河镇也曾经步履蹒跚踟蹰不前,但在经过了种种艰难曲折之后,与我们的国家一样,清河镇也大踏步地向前发展了。
——毛佩琦
第三编
拓史留痕水印绵延
都门北去一水横,
前瞻畿甸气方葱。
车徒众盛大口渡,
留得清河唱古风。
——杜泽宁《清河杂咏·忆渡口》
3-2北墓唐石
魏晋北朝时期,是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受到影响。地处北部边陲的幽州,与乌丸、鲜卑、库莫奚、契丹等北方民族相接,因此成了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融合过渡区。
据考古资料记载,在已知的清河汉代墓葬群中,发现交错在一起的魏晋北朝墓,尽管遗存较少,却为研究清河地域的人文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
图3-2-1|马家沟北朝墓
年6月,清河南镇马家沟(即学院路北端定向回迁房工地)发现一处北朝墓葬,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由于该墓坍塌严重,器物多出土于墓室内填土中,有陶器、铜钱、铜镜等10余件。图为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的砖券单室墓坑(西向东俯视)。
图3-2-2|陶鸡泥质灰陶,模制。站立状,尖圆喙,冠残,两侧羽翼不清晰,尾上翘,已残缺,残长7.6厘米,高8.6厘米。
图3-2-3|陶狗泥质灰陶,模制。站立状,昂首,竖耳,尾上卷。长11.7厘米,高6.9厘米。
图3-2-4|陶仓泥质灰陶,轮制。仓盖、仓身一体。仓盖修饰成螺旋形斗笠状;仓身直壁,中部一周凹弦纹,一侧有一圆形小孔,平底,围底一周刮胎痕。口径14.8厘米,底径12.9厘米。通高17.2厘米。
图3-2-5|陶灶泥质灰陶,手轮兼制。平面呈长方形,灶面有两圆形灶眼,呈"一"字形排列,前端设置挡火墙,后端设置烟囱,正面有方形灶门。长18.4厘米,宽14厘米,通高6.6厘米。
图3-2-6|陶磨泥质红陶,模制,制作略粗糙。分为上下两扇,均呈圆饼状,上下相合,上合面有辐射状沟纹槽,下合面为素面。通高2.5厘米,直径7.7厘米。
图3-2-7|陶瓶泥质灰陶,手轮兼制。敞口,圆唇,浅直腹,斜腹,小平底。口径8.9厘米,底径3.8厘米,通高4.4厘米。
图3-2-8|铜镜部分残缺,锈浊严重。圆形,镜面微凸,圆钮,内横穿孔,内区为十二连弧纹,残留六个连弧,连弧纹与外缘间錾刻斜线纹。直径9.2厘米,钮高0.5厘米,钮径1.4厘米,宽1.2厘米。
图3-2-10|陶钵泥质灰陶,轮制。敞口,圆唇,浅直腹下折收,平底。口径9.1厘米,底径4.8厘米,通高4.6厘米。
图3-2-11|陶钵泥质灰陶,轮制。敞口,圆唇,曲腹弧收,平底。口径9.4厘米,底径5.6厘米,通高4.2厘米。
图3-2-12|陶盆泥质灰陶,轮制。敞口,圆唇,斜腹,平底,器表见轮制痕迹。口径10.2厘米,底径5.1厘米,通高4厘米。
图3-2-13|陶钵泥质红陶,夹蚌,轮制。敞口,圆唇,腹略弧,平底。口径20.6厘米,底径11厘米,通高8厘米。
(以上图片为《海淀区学院路北朝墓葬发掘简报》截图)
唐时,蓟城改称幽州城,唐乾元二年()史思明以幽州城为"燕京",这是历史上北京称燕京之始,为后来北京成为帝国之都奠定了基础。地处商蓟门之原的清河,域属幽州城附郭之地。资料载,20世纪50年代清河有唐代散落遗存被发现,主要为中晚唐时期的贫民墓。70年代出土唐代道十摹碑。这是目前北京地区发现的唯一唐代道十墓,不仅可补正中之缺。也对清河历中研容有重要的实物价值。
图3-2-14|唐削州城郊图(《文物古迹览胜》截图)唐代时北京地区称幽州。亦为北方大州。吊地处边陲,但属于北方的军事重镇,城中设子城,有坊有市。针对契丹、奚等北方民族势力,唐王朝在幽州设置节度使,使幽州地域共享大唐王朝的繁荣与发展。图中"清河"为编者添加。
年11月,海淀区清河人民公社朱房生产队平整土地,在朱房村东庄金山子发现唐墓一座,出土唐天宝十三年()王徽墓志石1盒,长、宽均为43.5厘米。志盖锈四字,篆书题名"王君基志",四刹浅雕兽首人身十二生肖纹饰。志铭行文楷书,内界竖格,首题;"大唐天宝十三载故开元观道十王徽墓志并序"。志云;"葬于故顺州城北平原"。
图3-2-15|王徽墓志盖(《贞石永固·北京石刻艺术历史文化》截图)
图3-2-16|王徽墓志盖文拓片(《中国历代石刻拓片汇编》截图)
图3-2-17|王徽墓志铭(《贞石永固·北京石刻艺术历史文化》截图)
图3-2-18|王徽墓志铭文拓片(《中国历代石刻拓片汇编》截图)
王徽墓志铭现藏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此志书法肥厚浑圆,为当时十分常见的形制。字体随意,似原书丹青未经凿刻时已随手写成。上石时按预制的界格对字做了重排,因而排列之间的空隙从左至右没有笔画阻挡。总体上看,字距大行距小是这方墓志章法的一大特点。
图3-2-19|杨公墓志铭拓片(《我心中的上地》截图)
图3-2-20|杨公墓志铭(张仲强墨书)
年初,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开发区信息路发现和清理唐墓一座,出土唐元和六年()宣德郎守妫州怀戎县尉杨公墓志。墓志碑呈正方形,长、宽各47厘米,铭序字,铭文首刻《唐故宣德郎守妫州怀戎县尉杨公墓志铭并序》。
据相关资料载∶宣德郎是唐时所设文职衔,属七品下等(相当于今天的副县职待遇)。守妫州有试职妫州之意。妫州怀戎县地域范围在今怀来大部、延庆西部一带。县尉相当于今日的公安局局长。杨公名杨雅,祖籍陕西华阴县,居蓟城通圜里。
(本文图片均截图自《畿甸清河图录》)
杜泽宁,字水平,笔名图木热,北京人,祖居京北清河。年出生,年“下乡”,年返城,后从事健身器械制造以及健美教练工作,年因病退休。在此期间,曾在《内蒙古日报》《垂杨柳》《世界体育用品博览》《海淀史志》《北京史地民俗》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和专业文章,著有《麦海吟》《器械健美》。
因素爱文史,长期以来以京北清河镇为考察对象,致力于清河地方史史料的收集与研究,著有《北京市海淀区清河村村史·清河水长流》《京北畿甸清河镇》《畿甸清河图录》,与他人合作主笔《清河村志》。现为北京市海淀区政协文史研究员,海淀区清河街道文史顾问,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
往期精彩
第一编(一)源远流长
第一编(二)清河缘起
第一编(三)文明启蒙
第一编(四)古道探幽
第二编(一)聚落肇始
第二编(二)古城春秋
第二编(三)城垣存影
第二编(四)汉墓遗珍
第三编(一)渠痕水印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