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老清江浦楼所在的运河南路向东,路过至环城西路里运河南岸时,发现河堤下亲水平台有一碑刻:“大清同治四年新建清河县城图”,该图刻于花岗岩墙上。记录了年前清河县(现清江浦区)的城市地图。从中可见现在清江浦区的一些城市地标及大致轮廓,一些地名如今还在,如二公祠、河道署、碧霞宫、关帝庙、都天庙、纪家楼、慈云寺、文庙、清江浦楼、清江闸、清真寺、石码头、老坝口、丰济仓、永宁街、海神庙、里运河等。现在的环城路基本上就是当时的城墙所在,南门就在人民南路与环城路交叉处,西门在现在淮阴发电厂院内。为了弄清楚清河县与淮阴县的联系,特对相关历史演变进行了一番考证,现分享受给大家。
淮阴、山阳、清河,历史上都是县名。此三县建立有先后,地域有分合,范围有交叉。三县之中,淮阴建县最早。《史记》记载:“秦并天下,始设淮阴县,属泗水郡”。郡县是由春秋、战国到秦代逐渐形成的地方政权组织,面积较县为大。战国时,在边郡分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秦统一中国,彻底废除分封制,完全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而公元前年(秦并天下前两年),秦灭楚,淮阴作为楚国的边地县已经属于秦国了。
隋朝之前的淮阴县因地处淮泗二水交汇之处的淮河南岸,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路交通优势而得以繁荣。秦汉时期的甘罗城、淮阴城,韩信与漂母、枚乘与枚皋,三国时期的吴丞相步骘,东晋时期荀羡筑城屯兵,祖逖铸剑北伐……皆出于此。隋朝之前的淮阴县是淮河下游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要地。
淮阴县县名在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消失主要是因为有了清河县的存在。南宋的淮阴县是灾难之地。《咸丰清河县志》在“疆域”中记载:“高宗南渡,析淮阴置吴城县,三年而罢。绍兴五年,废淮阴为镇,废后一年复立,立之后六年,当金皇统元年,宋奉表割地以与金和,金宗弼与宋约,以淮水中流为界……金以吴城镇隶临淮,金城镇隶涟水,宋亦徙淮阴治于八里庄,嘉定七年也。其后十七年,当金正大八年,宋淮阴降金,改为镇淮府”。这是南宋淮阴的一段屈辱史。宋金划淮而治,以淮河中流为界,地分南北,南岸属宋,北岸属金。南宋奸臣当道,秦桧弄权;名将受戮,岳飞蒙冤;国家金瓯破碎,淮阴首当其冲。淮阴县淮河北岸的吴城镇、金城镇都隶属于金人,淮河南岸的淮阴县在绍兴五年(),废县为镇并入山阳县;绍兴六年()又恢复淮阴县。嘉定七年(),因抗金形势的严峻,淮阴县治从淮阴故城迁到八里庄。十七年之后,金正大八年(年),南宋淮阴降金,金改淮阴县治“八里庄”为“镇淮府”。“八里庄”成为淮阴县治,作为南宋楚州的重要屏障,控扼“清河口”,公元年也隶属于金人的统治了。然而,“八里庄”降金仅一年,金人在北方抵挡不住元人的进攻,年(绍定五年),南宋军队趁势北上,江淮安抚制置使赵善湘便收复了淮阴(一举收复了泰州、淮安州、盐城县、淮阴县四城)。
南宋咸淳九年()已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年,元已消灭金占领了淮河以北大片土地。南宋为抵御元军南进,淮河南岸划出原淮阴县东境及其他地域(山阳县西境一部分),设置新城县。淮河北岸,在大清河口(约今袁集乡桂塘村附近)设置清河县,隶属于清河军。年,淮东制置使李庭芝筑起清河县城。可是,清河县仅仅建立3年(筑县城后仅2年),就成了元军的地盘。
元初,清河、淮阴、新城三县同时存在,隶属于淮安路录事司。至元二十年(),将淮阴县和新城县一起并入山阳县,淮阴县第四次并入山阳。清河县因在淮河以北而独自存在下来。元泰定元年()黄河再次决口南下,大清口县城首当其冲,荡然无存。县尹耶律不花就将清河县城迁到甘罗城,清河县这就得到了淮阴故城地盘而县境涉及淮水之南,淮河两岸就都有清河县的地盘了。天历元年()县尹达鲁花赤哈麻又将清河县城迁到小清口西北处(又是淮河以北),离淮阴故城十里远,开始没有城墙,后来因战事需要,筑有东西北三面城墙(南面是黄河大堤),边长3.5公里(今码头旧县)。至此,清河县基本上是替代了淮阴县。
清河县与山阳县。明朝,清河县城仍在小清口西北(今码头旧县),嘉靖年间,大清口淤塞,黄河全流经小清口入淮,清河县城水患深重。直到崇祯元年(),水患和战乱并起(李自成军起义,皇太极准备入关),因甘罗城地僻水恶,易守难攻,县治又迁回甘罗城(再回淮河以南)。
清顺治三年(),天下太平,因政治需要,清河县治仍迁小清口西北(今码头旧县,还是淮河以北),隶属于淮安府。康熙年间,清河县城南面的黄河大堤和东西北三面的土城已经筑得很高了,但黄流高悬,县城多次进水。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每次必到清河县,现场勘察,亲自谋划以清口为中心的治河方略。可以说,清河县的清口地区,在“蓄淮”(大筑高家堰,拦蓄淮河水)、“刷黄”(用淮河水冲刷黄河泥沙向东入海)、“济运”(用淮河水接济运河漕运)的方略中,是康熙皇帝用心最大、花钱最多的地方,但清河县城
的建设却没有大变化。漕运总督驻节山阳县,河道总督开府清江浦,共同
乾隆二十五年(),江苏巡抚陈宏谋上疏请求迁移清河县治,这样,清河县就又和山阳县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光绪丙子清河县志》“建置”中记载:清河县治“康熙中,河屡决、县益下,垒土为堤,官署仓库从上视若井,岁水大至,公私忧惙。谋迁于渔沟及罗家荒,议皆格,不果行。乾隆二十五年,江苏巡抚陈宏谋疏请移治山阳之清江浦。”陈宏谋的奏疏得到朝廷的批准,乾隆二十六年()得以实施。《光绪丙子清河县志》“沿革”中记载:“乾隆二十六年,……割山阳近浦十余乡并入清河,是为新县治。”就是说,山阳县的清江浦以及靠近清江浦的十几个乡都割出来并入了清河县,这就是清河县的新县治。这样一来,古淮阴之地除了南界棠梨泾(今周桥)、青州涧(今汊河),仍属山阳县之外,全部变成了清河县的地域。
原属山阳(今楚州区)管辖的清江浦,隋朝之前是淮阴县的地域,隋唐宋三朝,或随淮阴县一起并入山阳县,或从山阳县划出一起恢复为淮阴县的地域。宋时乔维岳开沙河,以避淮水山阳湾之险,后来淤塞。明永乐十三年(),平江伯陈瑄利用旧沙河,开河造闸,将河名改为“清江浦”,其后河名便成地名,清江浦河则称“里运河”(北面不远处的淮河已经变成黄河,时称“外河”)。里运河成为南北孔道,漕运咽喉,在明、清两代设官驻守。自清河县治搬此之后,市镇日益繁荣,商业更加发达。为防捻军侵扰,清江浦在同治之前就先筑有土圩,漕运总督吴棠于同治三年()始建砖城。从同治三年春天开始,到同治四年(年)秋天建成。砖城北倚运河,东、西、南各就洼地挖沟垒土为基,用洪泽湖大堤上拆来的砖石(含王家营西坝等处的砖石)垒砌。砖城东西稍长,南北略狭,其周长丈6尺5寸(米),高1丈8尺(5.9米)。有城门4座,各有雅称,东曰安澜,西曰登稼,南曰迎薰,北曰拱宸。东北有小水门。东西城下有水关,通城内文渠。四角各筑炮台一座。共用白银12万多两。清江浦先后设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咸丰五年黄河北徙后,河督与漕督合并驻清江浦)、河道库、淮扬道、清军同知、淮扬镇总兵、淮安府同知、江淮巡抚、江北提督等二三十个官署。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国初年气象更新。清河县复称淮阴县(与河北省清河县同名之故),仍设治于清江浦。并设淮扬镇守使衙门、淮扬道伊衙门于此。山阳县改称淮安县(历史上也有几次称为淮安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不断变化,上一级主管建置经常变更但常驻清江浦,而淮安、淮阴两县之名则较为稳定。解放后,年划出两县的南部设置了洪泽县,再后来又将城区划为清浦区、清河区。年淮阴县政府从清江博古路现“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内再次迁至王营镇(年1月至年8月已迁一次),淮阴县政府就彻底离开淮河以南而实驻淮河以北了。这就是许多人不理解淮阴县政府不在淮河(今废黄河)之南的前因后果。改革开放波澜壮阔,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年,淮阴、淮安撤县建区,淮阴市改成了淮安市,淮安市(县级市)改成了楚州区,淮阴县变成了淮阴区。原来淮阴、山阳(淮安)、清河的地域变成了清浦区、清河区、淮阴区、楚州区和洪泽县。年1月,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区,年7月,清浦区和清河区合并为清江浦区,年8月洪泽撤县设区。参考:《淮安历史文化研究》年第2期葛以政《淮阴·山阳·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