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广北县战时邮局
年2月,根据清河区战邮管理局的指示,广北县战时邮局在今东营区牛庄镇小杜村成立。
战时邮局,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日战争服务的邮局。当时,战时邮局配有正副局长各1人,收发兼会计1人,巡视员1人,代办员6人,交通员3人,站长一人,武装交通员8人,共计22人。李润斋同志担任广北县战时邮局的局长。为防备日本鬼子和汉奸的偷袭,战时邮局不住广北县委的机关驻地——牛庄村和东隋村,而多数情况是住在不远的小杜村和小宋村。
战时邮局成立后,坚持“党活动到哪里,交通线就通到哪里”的原则,其主要任务是传递党政机关的文件和报纸,民用通信只限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与家属间的来往信件。战时邮局的人员是逐渐凑起来的,在管理体制上为局长以下设股长,当时叫股负责人,各股之间在分工上不是那样明确,经常是哪里急了哪里挡。当时的发行股有广饶县三岔村的杨学勤;业务股有从“益寿临广”四边来的王明生和今牛庄镇辛集村的王子明;交通股有牛庄村的隋克礼,小杜村的杜敬堂、刘继孟,广饶县三岔村的孙豁然、孙由然,还有李本政、李荣义、杨登伦、辛延凤、于连顺、苏乐贞等同志。交通股人员多,是因为当时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所有的报纸、信件全靠马驮、自行车带和用人背,所以跑交通的人员就要多些。
战时邮局除发送党政机关的文件和信件外,主要送的报纸是先前的《群众报》和以后的《渤海日报》。报纸在当时是宣传品,在战争年代不收费,邮戳是木刻的,机要的报纸上有特殊的标志。在当时敌人不断封锁、“蚕食”、“扫荡”的恶劣环境下,传送每一张抗日报纸,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每一张报纸都象一颗炸弹,投到敌人阵营里去,都能释放出难以估量的能量和热量,起分化、瓦解、争取敌人的作用。但是战时邮局工作人员携带的报纸如果被敌人发现,也会因此丧生。长期的游击战斗生活,使战时邮局的工作人员练就了一双铁腿,不论刮风、下雨、下雪,一天跑三、五十里不在话下。有时为了把报纸送出去,临行前必须化好妆,今天挑上一担子菜或其他物品,扮作青菜贩或做小买卖的商贩,明天再扮作挎个篮子走亲戚或赶集的,一边走,一边提防着随时可能发生的遭遇和相应的对策。有时为了防备日本鬼子的“扫荡”和汉奸队的袭击,战时邮局的驻地时常是三天两头转移,好在当时邮局的东西不多,除埋藏一部分外,包袱一卷,邮局就可以搬家。但是邮局在搬家转移之前,一定要把目的地首先告诉广北县政府机关,以便保持密切的联系,互通情报,也便于报纸、信件的传送。机要通信员辛延凤同志专门负责此事,以保证机要文件的及时传送。白天,战时邮局里有报纸,也有信件,一有情况,晚上立即把所有的报纸和信件运到村外的地里埋起来,便于轻装转移,等到天明再去扒出来。小宋村北的河沟里,是战时邮局经常掩埋东西的地方,一个月至少要埋10多次。
当时广北县战时邮局的主要交通线有三条:第一条是广北县战时邮局至寿光县李家坞,这条邮路是畜力班,主要运送报纸和党的文件;第二条邮路是至博兴县陈户村再到博兴县县城;第三条是广北战时邮局经潍北到胶东。广北县战时邮局每天派人骑自行车到沙营交通站(当时接头点叫交通站)去接从永安一带送来的《渤海日报》以及党的重要文件,接头人是尹大信。不久沙营交通站迁至辛镇村,去辛镇村接报纸和信件大多是在夜间。每天晚上,战时邮局派人骑着马,带上手榴弹从小宋村或小杜村出发,不等天放亮就得从辛镇村赶回战时邮局。从牛庄镇小杜村到辛镇村那时没有大路可走,道路坑坑洼洼,十分难行。到了年春天,辛镇交通站又搬到了东六户村,报纸仍然是从永安送来,还是夜间派人到东六户村驮报纸和信件。当时东六户村交通站由六户村的苏怀卿和苏怀德兄弟负责,这两位同志除负责交通站的工作外,还担负着分送附近几个村的报纸和文件的工作。(作者:杜大庆)
(未完待续......)
供稿:东营区政协
编辑:耿耿
编审:郭丹丹
监制:齐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