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疆,清河——库尔勒,清河中学——巴州二中,一个在燕赵大地,一个在天山脚下,这两个相距多公里的地方因为援疆教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就是清河中学的援疆教师——李长彦。
主动请缨援教新疆
“看到到新疆去支教的文件时,我心里非常激动,我的第一念头就是我要到新疆去······和家人商量后,立即递交了到新疆支教的申请书。”在采访中李老师对记者说起当时的情景,仍然难掩心中的激动。
年2月26日,清河中学教师李长彦和其他学校的9名老师成为河北省第八批赴新疆援教组,他们从保定机场出发辗转新疆乌鲁木齐飞行4个多小时到达公里以外的新疆库尔勒地区,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疆生活。
库尔勒市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因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又称“梨城”。
一片丹心献校园
援疆前,李长彦曾想象过在库尔勒生活。初到库尔勒时,李长彦在生活和饮食上有很多的不适应,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他和其他援疆老师是想了很多的办法。因为新疆气候干旱,经常有沙尘,寒冬更是难熬,会经常性的流鼻血;新疆的饮食多辛辣,他吃不惯,就和援友们每天轮流去做饭;然而最令李长彦老师头疼的是,在库尔勒他经常辨不清方向(对于一个教地理的老师来说是非常难受的),自己去一个地方往往不知道怎么返回住处,只能借助手机导航……。
来了,就要干一番事业。他主动申请担任巴州二中高一年级文科一个班的班主任。
班主任的工作是比较琐碎的,为了尽快掌握和了解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们,李长彦一整天都和学生们待在一起。
(当地与北京时间有2个小时的时差。)
早晨8点40多就来到班级和学生们一起早读;一起做课间操,一起参加阳光长跑活动,和学生们一起吃饭;和他们一起上自习。通过和学生们的相处,他们之间也从最初的陌生到逐渐的熟悉,孩子们对他非常信任,无话不谈,······
当自己站到巴州二中的讲台时,李长彦心里异常的激动。
第一次上课,他们班里的一名同学就给他出了个“难题”。上课没一会儿,这个学生就捂着鼻子说,流鼻血了,要去清洗一下,结果这一出去一直到下课也没有回来,而他的身影却出现在学校的篮球场上。后来经过走访了解得知,这个学生家里条件比较好,平常父母工作比较忙,无暇照顾他,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时总是找各种理由请假,然后跑到操场去打球。掌握了孩子的这些情况,李长彦开始对症下药,和他交朋友,多交流,帮助他制定短期的学习目标,让他在学习方面重新找回自信,通过半年的努力,他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为了做好教学和管理工作,李长彦潜心研究,认真学习,积极和巴州二中的老师对接,并到各教研组和课堂进行学习、交流、沟通,通过比较学习找差距找不足,从而让自己在学校的地理教学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在教学过程中,他新颖、自主、独特的教学风格,得到了学生认可。学生们说,“李老师上课,从来不让我们死记硬背,更不让我们反复机械地做题,他总是帮助我们归纳规律,探寻学习技巧,我们非常幸运能遇到李老师这样的好老师,好班主任。”
付出就会有回报,李长彦所带的班级成绩不断提升,也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并且获得模范班主任示范岗的荣誉称号。同时他还被任命为州直援疆第五党支部组织委员,河北援疆巴州二中党小组组长!
温馨提示明天将继续刊发:清河中学援疆教师李长彦——让青春在天山脚下绽放光彩(二)
(文稿:高书敬照片:由清河中学援疆教师李长彦提供)
更多消息和内容请下载智慧清河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