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水浒传》,捧红了武大郎和潘金莲这对不般配组合:“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相貌丑陋、身材矮小并且软弱无能,而潘金莲则是水性杨花的代表,其心思细腻,绵里藏针,巧计害死了武大郎,“大郎,起来喝药了”这句台词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近年来,为传统定论翻案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风气,像武大郎和潘金莲这样深入人心的形象自然难以逃过。很多人都好奇,武大郎和潘金莲在历史上是否有真实原型?他们的历史形象和小说形象是一样的吗?
河北省清河县是《水浒传》里武松和武大郎的家乡所在,如今在县城东四公里还真有一个村子,名叫武家那村,里面住着很多武氏族人。在武家那村的绿树红墙掩映之下,有一座古朴的院落,这就是武植祠和武植古墓,当地人都认为,武植就是武大郎的历史原型。
武植,字田岭,是明朝永乐年间清河县武家那村人,他从小父亲就死了,和寡母相依为命,小时候过了一段非常贫困的日子,幸好他聪明好学,喜欢读书,中年时终于考中了进士,当了阳谷县的县令,在当时是七品官,总算是摆脱了穷困潦倒的日子。
武植的妻子姓潘名金莲,是清河县黄金庄村人,和武家那村相隔不过两公里。这黄金庄是个宝地,因为地势高、土壤肥沃,有效避免了水灾的侵袭,所以庄稼丰收、集市繁荣,改名为黄金庄。这潘金莲可不是《水浒传》里那位风流、无情的水性女子,而是一个博览群书的知识女性,她出生名门,是大家闺秀,在武植没有考中进士的困难时期,就一眼看中了这位青年才俊,于是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嫁给了家境贫寒的武植。
结婚之后,武植和潘金莲举案齐眉,感情深厚,是一对远近闻名的佳人。不过,这一切都因为一个小肚鸡肠的小人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
一天,一个叫黄堂的人来投靠武植,他说自己家里房屋失火了,目前穷困潦倒,希望谋个一官半职。武植想了半天,终于想起来这个人是以前的一个朋友,曾经资助过自己几两白银。
于是武植收留黄堂在家住了三个月,天天好酒好菜招待着,不过黄堂可不满足,他想当官啊,于是总是向武植抱怨。武植是个清官,在阳谷县颇为威望,很受百姓爱戴,他怎么可能为这个人谋求官职呢?
这个黄堂心胸非常狭窄,于是和当地一个恶少西门庆捏造出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就是为了抹黑武植,把他们一个说成软弱无能的矮子,一个说成水性杨花的荡妇。
估计黄堂在武植家里居住时,对于这一对郎才女貌的夫妇也是嫉妒不已。
黄堂为人不行,但捏造故事的本领可不错,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很快家喻户晓,还被施耐庵写进了水浒传。
年冬天,武家那村的武氏族人挖掘了武植古墓,根据出土的骨殖推算,他生前身高至少一米八,根本不是施耐庵笔下的“三寸丁谷树皮”形象。年,武氏后人把武植古墓修葺一新,并立下碑文:
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裔胄,后徙清河县孔宋庄(现名武家那)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数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
大意是说,武大郎原型就是武植,夫人潘氏是名门淑媛,本是清廉公明的好官,但是名节却被诋毁,古墓也被损坏,今天特意将古墓修葺一新,“清源正名,告慰武公”。
这件事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武家后人甚至找到了施耐庵的后人,时任河北省广宗县文化馆副研究员的施胜辰先生,这位施先生倒是有点水浒好汉的样子,亲笔画了武大郎和潘金莲的画像,悬挂在武植祠里,并在下面题写了配文,算是正式道歉。
武大郎的配诗是:
杜撰水浒施耐庵,武潘无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累世因缘今终报,正容重塑展人间。武氏祠堂断公案,施姓欠账施姓还。
潘金莲的配文是:
余曾敬绘武潘正传十六幅,端悬于武氏祠壁为其平反冤假错案,一白天下。然九泉武潘不恕吾族先人水浒传中泼污之过,故唆使小鬼得遍姿去,余今重塑武潘正容,还其本来面目。愿乞武潘在天之灵宽恕。施氏焚香再拜。
施耐庵后人向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后人道歉,这件事就像《故事会》里的传奇故事一样,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通过这一番操作,武植祠作为武大郎原型的坟墓收获了不少名气,整件事也赚足了眼球。
可是,如果对历史稍有了解,就会发现这件事经不起认真推敲,甚至是荒诞不经的。
武植是永乐年间的进士,而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才子,他在洪武4年(年)就去世了,而武植则至少是在32年后才中的进士,怎么可能把武植的事情作为素材放在《水浒传》里呢?另外,据专家考证,从明朝洪武到永乐年间,所有考中进士的名单中,也没有叫武植的。
何况,《水浒传》虽然是施耐庵(一说是罗贯中)所写,但其素材大多来自于流传于民间千百年的传说故事,南宋时就有相关的话本,比如《青面兽》、《武行者》、《石头孙立》等,元代时也有《黑旋风双献功》、《燕青搏鱼》等杂剧,这些都是《水浒传》的创作来源。
所以,硬说《水浒传》取材于明朝永乐年间的真人真事,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那么,为什么会上演这样一出以历史为名的闹剧呢?
历史有趣君以为,这就是历史圈的碰瓷,通过这种极容易吸引目光的故事,既推翻了深入人心的传说形象,又推广了武植祠这一旅游景点,通过所谓武大郎后人和施耐庵后人的联手操作,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谋求商业利益。
有趣儿要说一声:可笑,可叹,可怜——这件事可笑,这些人可叹,施耐庵可怜!